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5年,毛主席审授衔名单,一笔划掉二野“三号人物”:此人不授衔

0
分享至

提及1955年,熟悉共和国党史的人们都知道,这一年对我国而言是值得被所有人铭记的一年。那些为国家成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们,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军衔。



但在最后审核授衔名单之时,毛主席却直接拿过笔将一个人的名字划掉,并且表示对这个人不要授衔。被划掉的人名叫张际春,他同时也是我党二野的“三号人物”。

此人在革命期间都做过什么事情?为何一向深明大义的毛主席会选择单独划掉他的名字?

从小学教师到三号人物

张际春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而言都较为陌生,其实他的地位很高。在战争期间,他是二野仅次于刘伯承元帅和邓小平同志的“三号人物”,说话做事可谓举足轻重。



在进入我党之前,他本是湖南宜章县乡村小学的教师,当年他凭借聪明才智进了衡阳第三师范读书,但因为父母都是农民,1920年左右又战争不断,家中压根没有多余的千两能够供养他。

实在走投无路的他只得选择辍学。

回到老家后,因为当地也没有什么读书人,张际春便进入小学担任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挣点钱补贴家用。当时乡里有积极分子组成的农协,张际春自然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1926年底,26岁的张际春成为了我党中的一员。在这之后,他总觉得方寸大的小学,无法实现自己期待救国救民的愿望。1928年1月,他投身湘南起义并告别了自己的父母。

后来他跟随同为湖南人的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并在我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负责宣传工作。

从那时候张际春就已经流露出了适合干政工工作的苗头。从纵队宣传科科长到红四军秘书长,这些职位他都干的得心应手。



在红军中历练了5年后,张际春各项能力都提升的很快。这些领导们都看在眼里,1931年他成为了红4军第31师的政委。在任期间,张际春将自己的政工工作可谓做到了尽善尽美。

也是看出了他的能力,次年底他再次被组织调到红一军团担任宣传部部长的职位。因为张际春擅长后勤和宣传工作,所以几乎每次反围剿组织都会带着他,但这也意味着他不会有什么名气。

毕竟他做的都是一些在后方的工作,无论是士兵还是普通群众都很难知道他的事情。

红军改编后,张际春再次被提拔为负责教学和宣传工作的政治部副主任,虽然这时他的官职已经很高了,但除了经常接触的人外,还是没有人能够当面认出他来。

对于这事,张际春压根不放在心里,因为他觉得自己干好工作才是第一要义。在战争期间,他曾经多次找同志们谈心,即使一次没法纠正对方心里的错误观念,他也会抽时间多次交流。

就这样在后方政治部耕耘了几年后,他在1948年建国前夕被调到了中原野战军,在这里他陪伴邓小平同志打过上党和邯郸战役,也为他挺进大别山做过协助工作。



在工作期间,张际春一直秉承着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自己的干粮也经常拿着给同志们分。看到有人伤病严重,他也不坐马,反而将马让出来给对方用。

后来二野进西南时,他还是和邓小平同志打配合,经过常年的配合,两人可谓是默契至极。

当时二野的士兵们很害怕邓小平同志,因为觉得他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说起话来严肃至极,让人望而生畏。

但“三号人物”张际春就完全不一样了,对每个同志都很亲切,也愿意听大家内心的烦心事,帮众人答疑解惑。当时甚至还有士兵给张际春起了“老妈妈”的外号,不过他是一点也不介意。

从西南到北京

建国初,我国并未进行授衔。1955年我国向苏联学习,引进了军衔制度,确定我军共设6等19级后,确定我军共有10位元帅和10位大将,另外的1028位皆为上中少将。

在确定元帅和大将时,为了防止众人出现疑义或感到不公,规定的条件都明确至极。

首先若要成为元帅需得满足5项条件,第一条是在革命早期或我党重要起义中担任领导人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另外需要是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二条是在我国进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需要担任军团或是军级以上级别的领导。

第三条要求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师级以上或者是根据地领导。

第四条要求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野战军方面以上的领导。



最后一条要求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然在军中担任重要军职。

这也就意味着三个阶段的战争只要有一个未曾担任相应级别的领导,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投身经济政治工作,而非军事工作,都没有资格成为元帅。

大将军衔的要求相较于元帅降低了一个级别,但具体要求也是相当细致。但不管怎么说,将张际春的名字放到军衔授予名单里,是没有什么不对的。

在革命根据地时,他是负责宣传的主要“一支笔”,在湘南起义中,他也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在第二野战军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刘伯承还是邓小平都认可他的工作能力和人品。

但看到他的名字时,毛主席难免还是蹙起了眉头,并非他厌恶自己这个小老乡,不愿意让他有军衔。而是此时毛主席在思考,到底是让张际春获得军衔,还是让他去做其他的事情。

经过一番考量后,他划掉了对方的名字。并且为了防止其他人夸大扭曲自己的意思,他还表示,张际春应该去更为重要的地方发挥作用。



毛主席之所以如此说,也是因为中央早在1954年时就看中了张际春的能力,将他从西南调回了北京,负责宣传工作。要知道欧美除了擅长发展经济外,最厉害的就是舆论战,由此可见在我方宣传战场上,是多么需要一个张际春啊。

其实一开始知道自己选不上以后,张际春心里难免有些伤怀。但后来周总理特地给他打了电话解释,毕竟他早就不在军中工作了,如今主要的发展领域在中央宣传部,所以授军衔就不合适了。

听到了这些话,张际春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并迅速投身到了新的工作中去。

后来的际遇

无论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都没有拿谎话欺骗真诚负责的张际春,没过多久他就被提拔为我国中央宣传部的副部长。一上台,他就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完备的宣传体系。

为了让民众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张际春不仅提倡多写多出版通俗类读物,也提倡将如今国家的晦涩难懂的政策,用简单的语言编到故事或者是画报当中,给读者们观看。



果不其然,由他主持撰写的很多书籍,一经面世就吸引而来群众们的关注。大家很认可这种用群众能听懂的话来讲述政策的书籍,这也给了张际春极大的鼓舞。

后来为了能够全方位地提升我国民众的文娱生活,他不仅组织全国范围的文艺创作大赛,还在国内发起了一场用诗歌散文来记录生活的风潮,恐怕这种形式在当年,就类似于如今的拍摄视频记录生活。

除了在工作上干的如火如荼,在平时张际春也是很受其他同志的尊敬,毕竟他曾经在抗大给一众元帅、大将等当过老师,所以很多人即使军衔特别高,但见到他时还是会恭敬地尊称一句“老师”的。

在家中,张际春和妻子罗屏的感情也很好。罗屏同样是一位老红军,二人无论是信仰还是性格都极其贴切,二人所出的三个孩子都很是优秀正直。

尤其是长子张晓刚,从小就是个刚毅又坚强的孩子,18岁时他还专门申请去大西北服役,因为表现过于出色,19岁那年他被送到军校改造。2年后完成学业的他,一回到军队就被提达成了见习排长。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被组织定为重点培养对象的张晓刚直接被提拔到了正营级。

不过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他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便决定重新尝试一种生活方法,于是他索性离开军队,并到达广州经商。靠着自己聪明的头脑和坚毅的品质,张晓刚很快就在广州商界闯出了一片天地。



不过这些事情,张际春都看不到了。因为在特殊时期,妻子罗屏出于争议揭发了不该得罪之人的罪行,受到了他们那个团伙的报复。面对对方准备莫须有罪名诬告,罗屏气到心脏病突发离世。

即使罗屏没了,这些人也没放过对张际春的迫害。1966年底,张际春身患肝炎和冠心病,却还要被不断批斗。这让他本就不好的身体日益出现了问题。1968年9月,67岁的张际春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但在11年后,中央还给了他清白。邓小平同志特地为这个并肩作战多年,委屈而亡的战友补上了一场追悼会,他的遗憾可想而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抽象派大师
抽象派大师
开心每一天
792文章数 1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