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日前,上海市世界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十届青年论坛、第十一届教学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次年会聚焦“战争·和平·发展:世界历史演进的逻辑与主线”主题。
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孟钟捷介绍,学校将在“十五五”期间推动形成文、理、工、交叉“4321”的学科新局,历史学等传统人文学科在学校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需进一步从智能化、超学科、重思维三个方面入手,思考如何面向重大社会问题推动学科交叉与重组、如何培养学生超越AI的思维和提问能力等。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志作学会工作报告,全面回顾学会过去一年取得的各项成果,强调世界史学会是构建跨校、跨学段“教学研究共同体”的纽带。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沐涛表示,上海的世界史研究和教学从规模、梯度和影响力等方面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十五五”时期,应在扎实做好理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国家与上海发展的实际需求。
![]()
开幕式后,八个平行小组同时开展交流。其中,世界古代中世纪组横跨古埃及、两河流域、罗马帝国乃至中世纪英国,广泛运用各类文献档案,深入揭示古代世界技术、法律、宗教与政治治理的复杂互动。世界近现代史组注重通过具体个案回应宏大历史进程,研究议题涵盖全球互动中的非主流路径、帝国知识与边疆治理、思想观念的流动与转型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组关注历史书写、记忆与思想的流变,探讨国族认同建构、史学范式转型以及思想家的理论实践,反思历史知识生产本身背后的权力结构与意识形态。
![]()
教学论坛上,与会者通过理论思辨和具体案例,对超越传统教材框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人文素养达成了共识。一方面,重视价值引领,通过乡土资源、馆校协同、口述史等路径,在历史叙事中涵养家国情怀与和平理念;另一方面,在初高中衔接、单元作业设计中系统落实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并深度融合全球史、感觉史、图像史等新视角。
本次活动是上海市社联第十九届“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之一,由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市历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承办。
原标题:《把握世界历史演进逻辑与主线,上海这一学科的研究教学“在全国名列前茅”》
栏目主编:王珍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夏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