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国博弈的微妙时刻,俄罗斯“二把手”访华有何深意?

0
分享至



最近,大国互动令人目不暇接。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刚刚结束,又一场大国间的对话在中国拉开帷幕。

据俄罗斯政府新闻局通报,3日,俄总理米舒斯京抵达中国,在杭州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4日,米舒斯京计划在北京与习主席会面。

有评论称,俄罗斯“二把手”为期两天的访华之行,恰逢中美接触以及美俄关系出现微妙变化的交叉点。中俄如何协调大国关系,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俄“向东看”更坚定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是中俄两国政府首脑间的年度高层对话机制,始于1996年建立的定期会晤框架,每年轮流在两国举办。上一次会晤于2024年8月在莫斯科举行。机制以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为首要任务,确保战略协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赵会荣指出,米舒斯京此次访华,可从内外动因以及关键节点两个维度观察。

从中俄关系的外部环境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原有国际规则、国际法体系及大国关系框架造成显著冲击,全球秩序重构进程提速。

在此背景下,中俄在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目标上形成高度契合,加强协作的愿望和动力持续增强。

从中俄关系的内部因素看,经过多年深耕,中俄合作基础日益稳固,内生动力上升。今年,两国元首实现互访,签署联合声明,擘画两国关系发展新蓝图。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中俄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重要机遇。本次总理会晤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对元首层面共识进行具体落实与细化推进。

米舒斯京此访还是一次特殊背景下的访问,主要是大国博弈呈现复杂态势。

从美俄关系上看,虽然阿拉斯加“双普会”似乎出现了促进美俄关系正常化的曙光,但之后两国关系却重返对抗轨道,且近期有所紧张。而中美关系层面,两国经贸团队吉隆坡磋商的成果共识传遍全球,中美元首釜山会晤的重要共识不仅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新指引,也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

赵会荣说,乌克兰危机仍在延宕,俄罗斯在缓和与美西方关系上遇到阻力,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向东看”都日趋坚定,在发展对华关系、以务实合作对冲西方压力方面的迫切性更为凸显。

韧性和活力

回顾今年以来的中俄关系态势,赵会荣认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中俄合作始终保持着韧性和活力。

政治领域,两国元首一年内实现互访,不仅彰显中俄关系的高水平,也通过重温历史记忆,彰显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担当。正如中方在多个场合强调的,中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战略内涵的一组大国关系。

经济领域,中俄近年来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不过今年前三个季度,经贸数据出现波动。赵会荣认为,这主要由于西方对俄制裁、结算、物流以及俄经济政策调整等原因,并未改变中俄经贸合作整体向好的趋势。

人文领域,“中俄文化年”期间已在两国数十个城市开展数百项活动。今年9月中国对俄试行免签政策,普京表示将对等回应。

聚焦发展,规划未来

中俄关系高位运行的背景下,米舒斯京此访将和中方共商如何进一步挖掘双边合作潜力,主要看点如下:

第一,战略对表。

会晤期间,两国总理将全面梳理各方向合作进展,规划下一阶段合作,尤其是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根本遵循,推进互利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舆论还认为,会晤议题或进一步延伸至中美、俄美等大国关系领域。

第二,聚焦发展。

目前,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打压,希望推动中俄在能源、物流、农业等全领域合作提质升级。

今年7月米舒斯京曾专程赴俄远东地区,并下“死命令”要求推动中俄边境口岸改造工程。而他本次访华则驻足杭州,或许反映出俄方对中国科创产业发展的关注,希望在数字技术、智能产业等领域有所取经,有所收获。

“中俄经济结构有很强的互补性,潜力巨大。”赵会荣说,双方将重点推进“大项目引领+小而美项目补充”的合作模式。前者夯实战略根基,后者贴近民生需求,提升合作的普惠性。

第三,规划未来。

明年,中俄将迎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5周年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30周年。俄总理此访也可能讨论在关键节点年如何夯实中俄传统友谊,推动中俄关系持续向好。

赵会荣指出,《条约》的签署、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对于确定中俄关系长远发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以节点年为契机,双方将深化巩固双边关系的共识,表明双方走“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之路的决心不可动摇。

怎么看大三角关系

赵会荣还将中俄关系置于国际格局演变的进程中加以观察。

她认为,与冷战后或21世纪初的格局相比,当下的中美俄三角关系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维的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大国主导型”国际秩序正在逐步被更为多元化的力量格局所取代。

因此,中美俄三角关系虽然仍具重要战略意义,但其对全球秩序转型的直接冲击力较以往有所减弱,影响方式更为复杂和间接。

从近期中美元首会晤后的动向判断,中美在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稳定的互动状态;而美俄关系则仍处对抗轨道之中,短期内难以出现实质性缓和或对话迹象。

赵会荣认为,中国在大国外交布局中,需在稳定中美关系的同时,继续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关系,提升合作质量。这是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深度 | 大国博弈的微妙时刻,俄罗斯“二把手”访华有何深意?》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张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78019文章数 7576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