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你的样子|跳出带娃做家务!淄博66岁女教练带“老姐妹”焕新,“文化养老”让晚年比青春还燃

0
分享至

深秋寒意浓,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银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却暖意融融。66岁的赵玉华身着绿色运动装,正带领一群“老姐妹”练习柔力球,灵动身姿不输年轻人。作为国家一级体育指导员,这位社区的义务教练,正是社区“文化养老”的生动缩影。


赵玉华(前)带领老年学员们练习柔力球

自2023年起,银泰城社区聚焦老年群体精神需求,深耕“文化养老”,非遗剪纸、诗歌朗诵、合唱、舞蹈等课程陆续开设,家门口的课堂让“老有所学”触手可及。仅柔力球班就吸引40名学员,平均年龄60岁,越来越多银发族从锅台灶边走向文化舞台。



“退休后一度迷茫,是参加柔力球运动让我找回价值。”老年64岁居民李凤琴的话道出许多老人心声。在这里,老人不仅习得新技能,更搭建起社交桥梁,从足不出户到广结好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居民臧凤洁的经历更显深意,她坚持“不服老,学到老”,不仅充实了晚年生活,更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成为孙女的榜样——孙女作文里“我奶奶是一名党员”的自豪,正是“文化养老”衍生的精神力量。


社区文化养老的价值不止于“养”,更在于“为”。一批热心公益的居民骨干从中涌现,带动家人参与志愿服务、矛盾调解,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暑假托管班中,老年学员化身志愿者,陪伴未能及时接走的孩子,银发余热温暖社区。


“老龄化加剧背景下,文化养老是民生服务关键。”银泰城社区党委书记周蕾的话点明核心。从课程供给到精神赋能,再到治理参与,银泰城社区的实践形成闭环:文化滋养让老人更具活力,活力老人反哺社区发展。


如今,淄博高新区以银泰城社区为样本,持续推进“文化养老”。当银发族在课堂上求知、在舞台上绽放、在服务中奉献,“养老”已然升级为“享老”。这份家门口的温暖,既守护了晚年幸福,更让银发力量成为社区治理的鲜活底色。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张培 通讯员 潘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鲁中晨报 incentive-icons
鲁中晨报
知热点,阅天下。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旗下新媒体。
245810文章数 639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