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来临,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大,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近距离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有的还有皮疹、腹泻。人群对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接下来就和大家聊一聊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类型以及预防方法。
![]()
一、秋冬季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有哪些?
![]()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干咳、鼻塞、流涕、咽喉痛,同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严重者有致命的风险。
![]()
新冠病毒感染
![]()
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多为2~4天,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多为中低热、部分可为高热),部分可伴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病情持续发展、出现肺炎表现。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
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轻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发热;重症出现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表现,查体可见呼气相延长,双肺闻及哮鸣音及湿啰音,严重时可出现发绀、三凹征、心动过速、脱水等表现。肺外并发症包括:心肌炎、心力衰竭、脑炎,脊髓炎;肝损害及合并细菌感染。
![]()
![]()
支原体肺炎
![]()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非典型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有轻症和重症之分,多数情况下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咳嗽、发热、咽痛等感冒症状。
![]()
水痘
![]()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可通过接触带状疱疹患者而感染,多以冬春季发病为主,儿童、成人均可发病,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
流行性腮腺炎
![]()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于3-15岁的儿童,传染性强。多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最大的特点是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咀嚼时腮腺部位疼痛,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
其他常见传染病
![]()
如麻疹、风疹等,随着疫苗的普遍接种,人群免疫力的提升,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减少,仍需注意防范与鉴别。

![]()
二、呼吸道传染病
如何传播?
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唾液、分泌物、被污染衣物、餐具、洗漱用品等感染呼吸道。

![]()
三、预防措施
有哪些?
![]()
1、接种疫苗:如流感、新冠病毒、肺炎、水痘、麻腮风、流脑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目前全球上市的针对RSV的单克隆抗体有帕利珠单克隆抗体(Palivizumab)和尼塞韦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国内批准上市,适用人群为0-1岁婴儿,尚无单克隆抗体用于成人的应用证据)。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喝水、不吸烟、不酗酒,睡眠充足,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5、尽量不到或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尤其密闭的公共空间,如去上述场所,应佩戴口罩。病患主动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6、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就医,就医时规范佩戴口罩。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方案(2016版)
[2]罗会新,郭永豪.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现状及免疫预防研究进展[J].现代疾病预防控制,2025,36(6):401-406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