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技工作者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二)

0
分享至

前言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近期,广州市科协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广大科技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科技力量。

10月31日起,广州市科协开设“科技工作者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栏,编发科技工作者的学习体会和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展望。

黄锦辉

广州市科协港澳特邀顾问、全国政协港区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部署“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与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正逐步实现,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为“两个一百年”锚定阶段航向。特别是当今世界进入新动荡变革期,全球性问题加剧,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国际多边主义,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前提,为世纪之问提出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就是最佳体现。

作为广州市科协港澳顾问,我尤其体会科技自立自强与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我将继续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就推动“AI+学产研”落地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积极投身科技强国建设。


尚海龙

广州市科协港澳特邀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令我倍感振奋。公报10次提及“科技”、2次强调“新质生产力”,彰显了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更让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工作者明确了奋斗方向。大湾区坐拥“广深港”全球创新集群、135万研发人员的智力储备,以及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这正是落实全会精神的坚实根基。作为市科协港澳委员,我深刻认识到,需以“一国两制”优势为纽带,打破机制壁垒:推动港澳基础研究优势与广东先进制造能力深度融合,在6G、量子科技等领域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依托南沙等合作区等平台,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链条,让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发展动能。

全会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的目标,这需要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广大科技工作者当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既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也发力新兴产业培育,以开放姿态汇聚全球智慧。相信在粤港澳三地协同创新的合力下,大湾区必将成为新质生产力高地,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注入澎湃的科技力量。


冼汉迪

广州市科协港澳特邀委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和香港科技界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充满信心。在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我们要勇于挑战前沿科技,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更多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突破。

科技创新不仅要“从0到1”,也要“从1到N”。香港拥有雄厚的基础科研实力,与广州、深圳组成的创新集群于今年首次获评全球第一。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联合体,打通基础研究、中试验证至产业化全链条,促使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面向“十五五”,我将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轶超

广州市科协港澳特邀委员、香港观塘区议会民选议员、香港广州创新及科技协会理事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展现了国家对于建设科技强国的决心,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对此感到万分鼓舞。“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四方面作出部署。从上游开发之突破,上游研发和中游生产的融合,再到用户端科技惠民,都彰显了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

我觉得,能够让市民见得到、碰得着、用得起的科技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也一定是作为科技人才应有的抱负。在未来,科技将会融入人民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一是向创新要发展,解决“卡脖子”问题,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是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数字中国。“十五五”规划建议向国家有志科技业人士,向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推动科技发展的决心和韧性。


何敬麟

广州市科协港澳特邀委员、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青创国际集团董事长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具有鲜明的战略导向和前瞻性,“六个坚持”重要原则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引。我深切体会到,国家对港澳发展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面向“十五五”新征程,澳门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战略方向,紧扣“国家所需、澳门所长”这一核心定位,将“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动能,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为关键突破点,全力开辟具有澳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动力,勇担使命、锐意进取,充分发挥澳门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增强产业发展协同性和企业内生动力。我们将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积极作为,广泛团结与服务粤港澳科技工作者,加快构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澳门的智慧与力量!


胡祖杰

广州市科协港澳特邀委员、澳门工程师学会会长

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并对“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专章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年来,从支撑“嫦娥”探月工程的“相机指向系统”,到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 “澳科一号”,港澳科技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全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进行部署,这些领域正是粤港澳可以优势互补、协同发力之处。

作为市科协港澳特邀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信心。未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攻关。二是通过产学研示范基地以及澳门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部落户横琴,继续培育孵化港澳青年创业项目。三是积极参与琴澳一体化建设,推动在横琴建设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或转化中心。四是发挥港澳“一国两制”优势,搭建国际开放平台,吸引全球高端科技人才。


张小平

广州市科协港澳特邀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副主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作为澳门科技工作者和广州市科协港澳委员,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特别是全会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为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澳门重点实验室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攻关,才能在国际航天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当前,我们正围绕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火星及木星系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攻关。此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我们将积极推进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航天技术与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融合发展,为澳门科技研发产业园及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贡献力量。

我将充分发挥澳门“一国两制”优势和港澳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粤港澳在航天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强科研资源共建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跨境转化,为推动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面向“十五五”,我们将牢记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勇攀科技高峰。


李子枫

广州市科协港澳特邀代表、中国北斗空天信息有限公司创办人、行政总裁及工程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各领域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须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的强大动力。

低空经济发展依赖于飞行器研发、导航通信、卫星定位讯号抗干扰、空域管理等系统性技术的突破。香港可凭借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科研实力,重点在飞行器的智能化、轻量化、安全化等进行研发,以及低空飞行监视管理系统等的构建上寻求创新,为国家低空产业链的完善贡献力量。我们应配合国家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制定两地标准互认的发展规划与管理规例,逐步构建安全、高效的低空运营网络。

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香港应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与广州等大湾区城市深化科技合作,利用好对外窗口,促进低空经济领域的全球合作与标准对接。同时,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协同发展,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配套和空域管理上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空经济集群,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唐海谊

广州市科协港澳特邀代表、澳门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中心主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澳门科技工作者,我深感振奋,也深切认识到肩负的时代责任。全会提出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更好融入国家大局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澳门科技工作者,我们将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耕人工智能药物领域,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前沿技术创新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澳门国际化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利用澳门作为中葡平台的独特地位,搭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桥梁;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培养既具国际视野又怀爱国爱澳情怀的科技创新人才。

当前,我们正积极推进与内地、葡语系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研合作,重点运用人工智能药物发现技术攻克被忽视的热带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包括非洲人类锥虫病、利什曼虫病、恰加斯病、耐多药结核病等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我们将以扎实的研究成果和切实的工作成效,展现澳门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坚定决心,为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行稳致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广州市科协 incentive-icons
广州市科协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网易号
5627文章数 18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