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对于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电动汽车、电池、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生产至关重要。然而,国际能源署在5月份的报告中警告称,在关键矿产中,铜和锂是少数已公布项目的“预期开采量将低于2035年预计需求的矿产”,到2035年,这些矿产可能面临高达30%的供应缺口。
也就是说,全球铜在未来几年内将面临供应短缺,这让许多依赖进口矿产的国家都纷纷警惕起来,以前锁定潜在投资对象。据相关媒体报道,日本是最新一个对获取铜资源产生兴趣的国家,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及其他日本机构正准备参与巴基斯坦雷科迪克铜矿项目。
![]()
巴基斯坦财政部10月16日发表声明称,巴基斯坦财政部长奥朗则布上月会见了JBIC行长,并“对JBIC正式承诺加入雷科迪克项目贷款方表示欢迎”。据当地媒体近期报道,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计划向该铜矿项目投资3亿美元。
不过,对该项目感兴趣的日本机构不止JBIC一家。今年早些时候,日本矿业设备制造商小松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4.4亿美元的协议,为雷科迪克项目提供重型机械。
而除了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和小松公司之外,亚洲开发银行上也对雷科迪克矿颇有兴趣。日本与美国共同持有亚行15.5%的股份,是其最大股东,亚行历任行长也均为日本人。今年8月,亚行承诺为雷科迪克项目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并为其提供1.1亿美元的信用担保。
日本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也是因为雷科迪克铜金矿“声名显赫”——该矿产中的铜储量占中国总储量的37%,黄金储量占中国的25%,总估值达1.8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将成为世界第五大铜矿。对于在能源转型中急需确保铜这一“电动化金属”稳定供应的日本来说,重要性无需多言。
![]()
但如此丰厚的储存量自然也早早让世界其他国家“相中了”。据悉,该项目最早的开发权由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与巴基斯坦政府合资持有,而真正的战略主导者是中国。通过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合作,中国企业已深度参与该矿的前期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沙特阿拉伯也于近期展现出浓厚兴趣,正积极洽谈通过巨额投资换取矿产权益。
可以说,这座沉睡于巴基斯坦俾路支山脉的巨型矿藏,现如今已是一张牵动中、沙、日等多国战略神经的“大棋盘”,其开发进程与股权博弈,将直接影响未来全球铜供应链的格局与力量平衡。
不过该项目涉及复杂的国际仲裁纠纷,中国现在因法律风险保持谨慎态度,日本在此时加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据4月份发布报告显示,雷科迪克铜矿项目计划分两期进行,每期目标年处理矿石4500万吨,生产80万吨铜精矿,铜品位(铜含量)在26%至30%之间。采矿作业计划于2028年启动,预计持续38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