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11月1日,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相继发布2023年10月新车交付成绩单。
零跑汽车再度拔得头筹,蔚来与小鹏也交出了亮眼数据,单月交付量双双突破万辆大关,迎来阶段性高光时刻。
然而,曾与蔚来、小鹏并肩而立,甚至放言要“颠覆特斯拉”的拜腾汽车,却早已销声匿迹,不见任何市场回响。
![]()
手握高达84亿元融资,核心团队由宝马与沃尔沃资深高管领衔,资源背景堪称豪华。
谁能预料,这样一个被资本寄予厚望的明星项目,竟在耗尽全部资金后,仍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产交付。
是技术实力不足?还是市场环境不济?外界分析,最根本的原因或许并非外部因素,而是两个字——“挥霍”。
一盒名片定价上千元、员工制服专程赴法国定制、连日常零食采购都成为烧钱黑洞……
更令人震惊的是,仅员工零食支出一项,就累计耗费超过5000万元!
![]()
从万众瞩目到被央视点名痛批,拜腾最终走向破产清算的命运,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记警钟。
在这短短五年间,它究竟是如何一步步从巅峰坠入深渊?
仅仅是因为铺张浪费吗?抑或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的管理危机?
![]()
时间回到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资本狂潮,政策扶持与市场期待交织升温。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拜腾横空出世,甫一登场便自带光环,被媒体冠以“新势力黑马”之称。
彼时,蔚来仍在为生存挣扎,四处奔走寻求救命资金;小鹏则刚刚完成初步布局,亟需资本注入维持运转。
唯有拜腾不同,凭借顶级人才阵容和清晰战略规划,迅速成为投资机构争相追逐的对象。
![]()
公司联合创始人毕福康,在业内享有盛誉,曾任宝马i系列电动车核心技术负责人,被誉为“宝马i8缔造者”。
另一位创始人戴雷,深耕中国市场多年,曾在多家豪华品牌担任高管,深谙本土消费者心理与品牌运营之道。
再加上原沃尔沃中国区骨干付强的加入,这支被称为“梦幻天团”的创始队伍,一度被视为行业颠覆者的种子选手。
![]()
地方政府也给予了空前支持。南京市政府将拜腾视为重点引进项目,无偿划拨1200亩工业用地用于建设智能制造基地。
同时配套税收减免、人才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助力这家初创企业快速落地扎根。
![]()
有了政策背书,融资之路水到渠成。拜腾在四年时间内完成六轮股权融资,累计募集资金达84亿元人民币。
参与投资的不仅有一汽集团这样的传统车企巨头,还包括宁德时代、富士康等产业链核心企业,阵容堪称豪华。
![]()
资金充裕、政策加持,拜腾随即启动全球化战略布局。
公司在德国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专注整车架构与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在美国硅谷组建前瞻设计团队,聚焦用户体验创新。
位于南京的生产基地更是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车间内清一色采用德国进口高端设备,展厅装修风格极具未来感,远超普通品牌4S店规格。
![]()
2019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拜腾首款概念车M-Byte惊艳亮相。
车内搭载一块长达47英寸的贯穿式巨屏,配合眼球追踪与手势控制技术,引发全球媒体热议,被誉为“最具未来感的座舱设计”。
![]()
然而,当公众翘首以盼其量产车型上市时,换来的却是接连不断的推迟公告。
直至2020年,84亿融资已被消耗殆尽,拜腾却仅能拿出几台无法合法上路的功能样车,量产能力始终未能打通。
资金链断裂后,企业迅速陷入瘫痪状态,北美与德国子公司相继申请破产保护,中国总部全面停工停产。
数百名员工长期被拖欠薪资,部分人员不得不通过劳动仲裁维权讨薪,场面一度混乱。
![]()
昔日风光无限的千亩产业园如今杂草丛生,生产设备积满灰尘,拍卖多次流标。
最终该地块以8.18亿元成交,仅为初期投入成本的极小比例,资产贬值触目惊心。
2020年7月,央视财经频道公开点名批评拜腾,直指其为“烧钱高手”,斥责其“耗费84亿元却未交付一辆量产车”。
![]()
虽然“挥霍无度”广受诟病,但深入剖析可知,问题远不止于花钱失控。
其中最离谱的案例莫过于“300人吃掉5000万零食”的传闻。
平均每人每年零食开销接近17万元,办公区域常年供应进口水果、有机坚果与限量款甜品,消费水平堪比五星级酒店。
这笔支出甚至超过了某些中小型造车企业的年度研发预算。
![]()
除了员工福利超标,拜腾在形象包装上的投入同样惊人。
高管使用的名片采用特殊工艺制作,每盒售价逾千元,是行业平均水平的十余倍;
员工工装委托法国设计师团队定制,单套成本远高于常规企业制服开支,完全背离初创公司应有的节俭原则。
![]()
为了在国际车展上展示品牌形象,拜腾不惜花费数百万元将概念车空运至海外参展。
展会结束后又原样运回国内,全程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合作或订单签约。
就连内部会议也极尽奢华,桌上常备高档红酒,客户接待标准堪比顶级商务会所。
大量非核心业务支出如流水般吞噬着宝贵的融资款项,严重挤占了真正的研发与生产资源。
![]()
比财务失控更致命的,是企业内部混乱不堪的管理体系。
两位核心创始人毕福康与戴雷频繁发生战略分歧,从公司发展方向到办公室墙面颜色选择,皆争执不断。
管理层始终未能形成统一意志,决策效率极其低下,严重影响整体推进节奏。
![]()
更为荒唐的是,拜腾实行“三地割裂”管理模式:决策中心设在美国,研发主力在德国,制造基地却在中国南京。
这种跨洲协作模式导致沟通成本极高,一次会议往往需要协调多国时差,流程拖沓冗长。
当国内竞争对手紧贴市场需求快速迭代产品时,拜腾还在为一个中控屏尺寸争论半年之久。
同一时期,小鹏汽车已完成两次车载系统优化升级,牢牢抓住用户反馈窗口期。
![]()
到了2024年,这家曾承载无数期待的新势力车企,最终被法院裁定“无可供执行财产”,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账面上遗留12笔尚未清偿债务,以及高达4048.5万元的欠缴税款,成为其失败结局的真实写照。
事实证明,造车绝非一场资本游戏,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精细运作的系统工程。
唯有脚踏实地打磨核心技术、科学管控成本结构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波动,赢得长远发展。
那些沉迷于表面排场、忽视本质能力建设的品牌,终将在市场浪潮退去后暴露原形,徒留一片废墟与沉思。
![]()
参考消息:
【1】观察者网——《“烧光84亿造不出车”的拜腾,被申请破产清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