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阅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曾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童年记忆。从泛黄纸页上的连环画,到如今色彩斑斓的图画书,以图像叙事启迪童蒙、滋养心灵的传统,始终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
近日,位于中原路188号的杨浦文化艺术中心迎来“以美筑梦——2024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项目——儿童图画书创作100”成果展杨浦巡展。即日起至11月23日,这里将成为沪上家长与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原创图画书魅力的亲子新空间。
![]()
![]()
本次展览由中国文联指导,中国美协、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是2024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项目的重要成果展示。这并非一次普通的画展,而是一个集观赏、互动、阅读与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场。
原创图画书,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
![]()
![]()
图画书与现在大家熟知的“绘本”有所不同。后者更侧重“用图画讲故事”,而中国儿童图画书则坚持“文化、童趣双在线”,既保留“图画+文字”的叙事核心,更以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创故事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
步入展厅,浓厚的童趣与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展览精心划分为“童思”“童趣”“童心”三个主题单元,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
![]()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跟随《仓颉造字》的生动图景,探寻历史神话与远古文明的奥秘;可以在《李爷爷的花园》里,参加一场十二生肖举办的奇幻生日盛宴,了解传统民俗文化;也能从《“哟嗬哟嗬”摘香蕉》中,感受父子间的默契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
这些作品不再仅仅讲述一个故事,更承担起从儿童人格修养、精神塑造、品德培育到人文关怀乃至自然认知的启蒙功能,为孩子们构建起立体、多元的成长认知空间。
![]()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青年创作者们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与创新。除了常见的工笔画、水彩等,许多作品还巧妙地将剪纸、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融入创作之中。这种融合使传统文化符号通过生活化的故事场景被重新激活,潜移默化地唤醒孩子们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让他们在感受传统美德与风土人情的同时,在文化与美的浸润中激发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可看可玩可创,艺术体验焕发新趣
![]()
![]()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走近艺术,沉浸式感受图画书的魅力,本次巡展在呈现方式上突破了传统静态模式,围绕绘本内容精心设计了多项趣味互动装置,着力打造一个“可看、可玩、可创”的亲子体验空间。
![]()
展厅内,从图画书中“走”出来的气模形象憨态可掬,成为最受欢迎的“合影伙伴”,家长们纷纷举起手机,为孩子们定格温馨的亲子瞬间。在专设的阅读区,书架上整齐陈列着参展优秀图画书,小读者们可以随手取阅,尽情享受沉浸式的阅读时光。一面互动墙前,孩子们正通过“陪马儿奔跑”“修月亮”等趣味游戏,在动手动脑间发现隐藏的快乐。而在创作区,不少“小画家”专心致志地描绘着自己的作品,完成后还能带回家,成就感十足。
![]()
“能在家门口的文化场馆,带孩子感受国家级展览的魅力、体验艺术之美,特别有意义。”开展当日,市民倪先生特意带着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前来观展。他笑着表示:“我们仔细看下来,觉得展览作品质量特别高!真期待未来杨浦能有更多这样优质的儿童美育类展览,让孩子们在艺术熏陶中遨游,在美好滋养中成长。”
据悉,本次“以美筑梦——2024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项目——儿童图画书创作100”成果展杨浦巡展将持续至11月23日。感兴趣的家长不妨带着孩子走进杨浦文化艺术中心,共同开启一场趣味十足的传统文化之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原创图画书的独特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童心深处悄然生根发芽。
![]()
![]()
文字|汤顺佳
编辑|查艺宁
图片由杨浦区文旅局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