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传统中医药新时代的求生之道——津药达仁堂的守正与创新

0
分享至

当拿铁搭配红枣、枸杞,吐司加入人参、陈皮,“药食同源”的中医药理念,正以养生茶饮、药膳甜品等新形式走进大众视野。天津的百年老字号达仁堂,正试图在这股浪潮中,探寻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活需求的融合发展之道。

达仁堂是有着五百年历史的“乐家老铺”的正宗后裔,由乐氏第十二代传人乐达仁先生于1914年在天津创办。“乐家老铺”以其用药地道、炮制如法深得民间信任,并于1723年承办御药,名声显赫。


图说:达仁堂门口陈列。(闫东洁摄)

达仁堂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从1917年起,达仁堂先后在北京、大连、上海、香港等地开设了18家分号,销售药物1000余种,并获得了1400多项专利。



图说:达仁堂中医药博物馆馆长介绍达仁堂取得的1400多项专利。(闫东洁摄)

达仁堂凭借深厚的“家传秘制”制药经验、对先进技术的兼收并蓄,加上几代人传承并恪守的经营信条,使“达仁堂”品牌经历百年,历久弥新。“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达仁堂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等五项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达仁堂品牌运营事业部副部长,李莉介绍:“在制作牛黄清心丸时,我们依然采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配方,坚持传承古方,古法古作。”

清宫寿桃丸,曾作为“古稀天子”乾隆皇帝珍藏的御用医方,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近年来,达仁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的团队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证明它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具有明显改善遗忘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

在夯实药品研发“硬实力”的同时,达仁堂也注重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传播,通过多样化活动,让传统中医药走出药房,走进大众生活,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发展。


图说:外国游客来达仁堂参观。 (闫东洁摄)

去年以来,达仁堂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守护官”主题活动,以寻找历史上的“十八家分号”为依托,开启中华老字号寻亲之旅。截至目前,该活动已走进四川、吉林、陕西、河南等省份,与当地企业联合举行守护官聘任仪式,并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公益慰问等各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中医药文化。

根植天津,达仁堂积极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一方面经营养生坊店铺,通过现制养生膏饮、草本烘焙等特色产品,打造“古法新用”的日常养生体验。另一方面,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园科普基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非遗技艺亲子工坊等系列活动,增进青少年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

“这些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后续,我们将进一步联动区域内多所学校,深入开展此类中医药普及活动,让更多青少年成为中医药文化的感知者、喜爱者与传承者。”南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焦洪斌说。

近日,达仁堂中医药博物馆正式开馆,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不仅呈现了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还陈列了各类药材标本。为了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馆内还搭建了现代食品区和香囊手作区等。

“展区设计感满满,球形墙上的上百张专利证书和走廊中整齐摆放的各种药材标本,令人十分震撼。参观结束后,我还品尝了养生茶,美味又健康。体验感太好啦!下次我想邀请朋友们一起来打卡,一同在手作区体验自制香囊。”来参观的游客,刘文超说。


图说:达仁堂陈列的标本。(闫东洁摄)

焦洪斌说:“从恪守祖训、传承古方的“守正”坚守,到二次科学研发、场景创新传播的“创新”突破,达仁堂走出了一条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活同频共振的发展之路。”

他补充道,达仁堂“以非遗技艺为核心,以现代场景为载体”的模式,让“药食同源”的中医药智慧从典籍走向生活、从传承走向普及,为传统中医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网
网站及本账号运营主体为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363290文章数 3910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