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会有3个提示,别等到中晚期才发现

0
分享至



林大爷今年58岁,生活一直很规律,三餐清淡有蔬菜,偶尔散散步。可最近几个月,他上厕所时,突然发现便纸上总有点“血丝”,偶尔还拉得有些稀。

他本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没在意。直到体检时,医生眉头紧锁:“您的肠道里发现了息肉!幸亏发现得及时!”

林大爷顿时后怕,如果再拖下去,后果可能不可想象。你知道吗?肠道息肉早期80%都没有明显不适,往往在排便时才悄悄“发信号”。许多人一拖再拖,等到症状加重才去医院,往往已经进入高危阶段。

肠道息肉,是指肠腔内出现的小突起,多为良性,但部分可恶变为癌。

中国疾控中心2022年数据表明,50岁以上人群肠道息肉检出率高达27.5%,但早期大多默默无声,身体不会立刻“报警”。

可是,粪便通过肠道时,一些微小变化却能悄然暴露。

医学临床经验显示,“排便信号”是息肉最直观、最早的自我警示。如果你在如厕时,经常出现以下三种情况,需高度警惕。

排便带血:肠道息肉本身含有丰富血管。便便通过时摩擦到息肉,容易导致便血。临床上,这种出血多为鲜红色,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

2023年北京协和医院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60%的早期大肠息肉患者曾有不同程度的便血史。

但别以为只有痔疮才会便血,如果便血反复出现,且伴有粪便形状改变,一定要进一步排查。

大便性状改变:健康的排便应该成形、不粘腻,有一定厚度。如果你近期发现大便变细、形状变扁或频繁稀烂,要引起警觉。

大肠息肉增大后,会占据肠腔,使粪便通过受阻,导致“笔状便”或软便。中华医学会肠外科学分会数据显示,有大便变细的人群中有近25%查出了结直肠息肉。

很多中老年朋友误以为只是吃坏肚子,殊不知这是息肉增大的预警。



排便习惯异常:相比口腔、胃,肠道对微小异常极其敏感。比如腹泻、便秘、便意频繁三者交替出现,排便时间、频率莫名改变,要小心是息肉扰乱肠道蠕动。

中国消化内镜年报(2022)指出,排便习惯无明显诱因改变,超过2周以上时应考虑肠腔病变可能性上升32.8%。特别是原本排便规律者突然变得紊乱,不要简单以为是受凉或饮食问题。

以上三大信号,在遇见一个就该重视,三者叠加更要尽快就医。

很多人认为“反正没痛感”,等到息肉发展为“中-晚期”,不仅治疗难度提升,恶变为肠癌的风险也会剧增。早发现、早处理,才是关键!

面对排便异常,别只凭经验判断或自行买药拖延。高发人群(如50岁以上,家族史、常便秘/腹泻者),建议定期体检。

每年一次大便潜血检测,即使没有典型症状,也能及早筛查隐藏性出血。

50岁以上人群或有肠癌家族史者,建议每5-10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出现便血、大便变细及排便习惯反常,即使伴有腹泻或乏力,应及早前往消化科就诊,切勿讳疾忌医。

坚持健康饮食结构,多吃高纤维蔬菜、杂粮,有助肠道清洁,防止息肉形成。

最新临床数据显示,每日摄取膳食纤维超过25克,可减少肠道息肉发生概率16.7%。



合理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能促进肠道蠕动并降低风险。

除此之外,拒绝长期熬夜、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都是预防息肉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有“三高”、肥胖、久坐族,一定要做到防微杜渐。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半个月内,中央宣讲团成员,到31个省份宣讲

半个月内,中央宣讲团成员,到31个省份宣讲

政知新媒体
2025-11-12 22:11:41
套路太深!知名软件被指看人下菜,你的电脑正沦为“提款机”

套路太深!知名软件被指看人下菜,你的电脑正沦为“提款机”

电脑报
2025-11-12 17:30:28
段永平最新深度访谈:“稀里糊涂 6 个月赚了 20 倍”

段永平最新深度访谈:“稀里糊涂 6 个月赚了 20 倍”

互联网早读课
2025-11-12 08:10:28
快报,快报  菲律宾正式宣布

快报,快报 菲律宾正式宣布

南权先生
2025-11-12 09:15:03
某些领导们,不要再折腾老百姓和自己的手下了……

某些领导们,不要再折腾老百姓和自己的手下了……

靠山屯闲话
2025-11-12 10:40:48
重庆女检察官与富翁通奸丑闻

重庆女检察官与富翁通奸丑闻

宾语观世
2025-11-12 14:30:29
“尊重沈伯洋成为‘台独烈士’的权利”

“尊重沈伯洋成为‘台独烈士’的权利”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2 21:13:12
爆大冷输越南!国足俊才颜面尽失,裁判多次留情,邵佳一仰天长叹

爆大冷输越南!国足俊才颜面尽失,裁判多次留情,邵佳一仰天长叹

话体坛
2025-11-12 22:13:16
孙杨被取消成绩

孙杨被取消成绩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2 21:28:58
维C是苹果9倍!冬天使劲吃,一健脾养胃,二养肝护肝,三补钾补铁

维C是苹果9倍!冬天使劲吃,一健脾养胃,二养肝护肝,三补钾补铁

阿龙美食记
2025-11-11 13:47:30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张家港永庆寺起火!当地文旅局:失火主体文昌阁系2008年新建仿古建筑,损失正在统计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张家港永庆寺起火!当地文旅局:失火主体文昌阁系2008年新建仿古建筑,损失正在统计

红星新闻
2025-11-12 18:31:11
第38届金鸡奖开幕,陈飞宇主持周冬雨开场,网友:内娱影坛要完

第38届金鸡奖开幕,陈飞宇主持周冬雨开场,网友:内娱影坛要完

八卦南风
2025-11-12 16:29:56
房价不能再跌了,再跌很多家庭真要垮了

房价不能再跌了,再跌很多家庭真要垮了

深蓝夜读
2025-11-12 17:18:09
全面替代,英伟达幻灭

全面替代,英伟达幻灭

南风窗
2025-11-12 13:42:17
两败俱伤!大陆市场700台光刻机全部回购?外媒:荷兰这次闹大了

两败俱伤!大陆市场700台光刻机全部回购?外媒:荷兰这次闹大了

花心电影
2025-11-12 14:24:18
这两个新闻放一起看,讽刺得让人无话可说

这两个新闻放一起看,讽刺得让人无话可说

清书先生
2025-11-12 15:55:46
尘埃落定!曾医生事件处理结果公布,“撤职留岗”引发舆论两极化

尘埃落定!曾医生事件处理结果公布,“撤职留岗”引发舆论两极化

史行途
2025-11-12 17:10:24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湖南出生,后获柬埔寨国籍)被引渡回中国,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曾参与投资开发KK园区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湖南出生,后获柬埔寨国籍)被引渡回中国,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曾参与投资开发KK园区

大象新闻
2025-11-12 20:46:22
全运会男足队史首冠!湖北队总分6-4广东 补时绝平+点球大战翻盘

全运会男足队史首冠!湖北队总分6-4广东 补时绝平+点球大战翻盘

我爱英超
2025-11-12 22:35:07
输越南!熊猫杯首战U22国足0-1越南U22,汪士钦解围失误送大礼

输越南!熊猫杯首战U22国足0-1越南U22,汪士钦解围失误送大礼

懂球帝
2025-11-12 21:43:22
2025-11-13 03:23:00
冷夜说
冷夜说
感谢关注,持续更新
1687文章数 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亲子
数码
房产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教育要闻

人民网专访!陈经纶中学校长独家揭秘

亲子要闻

男孩总是躁怒崩溃,送去医院就诊,被确诊的却是孩子父母

数码要闻

京东11.11办公平板成交额同比增150% 游戏平板表现亮眼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