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人陈总月底对账心在滴血:“明明客户付了10万美元,到账却少了8万人民币!汇率一波动,利润全蒸发……”
别慌!汇损绝非“不可抗力”——3分钟带您拆解汇率陷阱,“锁死”每一分收益!
Q1
什么是汇损?
A:汇损,全称“汇兑损失”,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涉及外币的经济活动或财务处理时,因为汇率波动,实际兑换的结果比预期少了。比如,一家企业原本预计能兑换到 100 万元人民币,结果因为汇率变了,只换到了 95 万元,这中间的 5 万元差额就是汇损。
Q2
汇损主要包括哪些含义呢?
A:交易损益:当企业做以外币计价的交易,像出口东西卖钱、进口东西花钱、对外投资等,在收回别人欠的钱或者偿还自己欠的债时,如果交易发生时的汇率和实际收钱、付钱时的汇率不一样,而且汇率变得对企业不利,企业就会遭受汇兑损失。
比如说,企业出口一批货物,签订合同时约定用美元结算,当时 1 美元能换 7 元人民币,合同金额是 10 万美元,预期能换到 70 万元人民币。但等实际收到货款时,1 美元只能换 6.8 元人民币,10 万美元就只能换到 68 万元人民币,这 2 万元的差额就是交易损益导致的汇损。
兑换损益:在把外币换成本国的记账本位币(比如人民币),或者把一种外币换成另一种外币时,由于兑换时的汇率和之前记账或者约定的汇率有差别,企业可能在兑换过程中产生汇兑损失。
例如,企业手里有 10 万欧元,之前记账时 1 欧元能换 8 元人民币,这些欧元相当于 80 万元人民币。现在企业需要把欧元换成人民币,此时 1 欧元只能换 7.9 元,换完之后得到 79 万元人民币,这 1 万元的差额就是兑换损益造成的汇损。
调整损益:在现在的汇率制度下,企业持有的外币资产,像外币现金、外币存款,还有外币的负债,比如外币的借款等项目,通常需要定期(比如每个月末、季末、年末)按照当时的市场汇率重新估算价值。如果重新估算时的汇率比一开始入账或者上一个期末的汇率低,企业在调整这些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时,就会产生汇损。
比如,企业有一笔 10 万美元的存款,入账时 1 美元 = 7.2 元人民币,账面价值是 72 万元人民币。到了月末,汇率变成 1 美元 = 7.1 元人民币,重新估算后账面价值是 71 万元,这 1 万元的减少就是调整损益带来的汇损。
Q3
如何避免汇损?
A:运用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
签远期合约锁定未来汇率。比如 3 个月后收 100 万美元,提前约定兑换汇率,规避期间波动风险。
优化结算货币选择:
争取本币结算,减少新兴货币波动影响。例如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交易用人民币,省去兑换环节直接避险。
选择优质第三方支付机构服务:
开通多币种全球收款账户,直接收主流货币,减少兑换次数。商盟支付等机构提供的全球收款账户具有快速到账、较低手续费的优势,适用于频繁进行国际交易的外贸企业。
后续商盟支付SumPay将会持续输出外贸出口干货,欢迎关注,获取更多后续干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