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83天,那个让全世界记住“水花消失术”的女孩,又一次以惊人的姿态重回赛场。11月2日,广州奥体中心的夜晚被她点亮,18岁的全红婵,带着伤病、带着成长带来的重重挑战,重新跳上10米跳台,用一套干净利落的动作让水面再次“安静”得让人心跳加速。所有为她捏一把汗的人,这一刻都笑了——那个天才少女,真的回来了。
![]()
其实这半年多,全红婵过得并不容易。她到了女孩子长身体的年纪,身高猛地蹿了十五厘米,体重也多了七八公斤。对普通人来说,这只是青春期的正常变化,可对一个跳水运动员来说,这简直是地震级的考验。跳水讲究的是身体在空中那几秒钟的完美配合,动作角度、旋转速度、入水姿态,任何一处失衡都会让水花炸起。她原来靠着肌肉记忆练成的动作,全都得重新来一遍,就像一个开了一辈子小三轮的司机,被突然要求去开大卡车,方向盘虽然一样,可感觉完全不对。
跳水皇后高敏曾说,女运动员要过发育关,就像走钢丝,一步走错就掉下去。全红婵也知道这句话有多真实。她的脚踝韧带有撕裂的旧伤,腰上还有积液。那种疼,不是吃药就能好的。夜深人静时,她常常被疼醒,翻个身都要忍着咬牙。医生劝她休息,可她硬是不肯放弃。偏偏网上又有流言蜚语,说她“不自律”“被劝退”,那些话刺得人心疼。可她没有去解释,只是闷着头往训练馆里钻。
![]()
队里给她开了各种恢复方案,高压氧舱、针灸、电疗,一个环节都没少。教练也为她重新设计动作细节,尤其是她的招牌——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那是她的成名技,想重新跳回当初的完美难度,就得把身体的重心、入水角度全部重新调。别人看着简单,她却为此在水里泡了无数个小时。有人拍到她训练后脱下T恤,拧出来一滩水,那不是夸张,而是她为了找回感觉,一遍遍地跳,一遍遍地摔出来的结果。
光训练还不够,她还得跟体重作斗争。为了控制饮食,她每顿饭都拿电子秤称,鸡胸肉必须100克,不多一克,水煮或清蒸,一滴油都不能碰。紫薯得蒸好放凉才吃,说是这样吸收慢点,不会让血糖忽上忽下。别人饿了吃零食,她就嚼两片没盐的海苔,喝口温水糊弄肚子。想吃酸奶?无糖的,还得用勺子量。馋的时候她偷看一眼队友碗里的红烧肉,都得被教练瞪一眼。更狠的是,她一天得上称十几次——早上刚醒称,训练前称,训练后还称,多0.3公斤就得加练。那台秤几乎成了她的另一位教练,数字稍一波动,训练计划就得改。这样的精细程度,连中医把脉都没这么讲究。
![]()
可是,当一个人真心想要回来的时候,连疼痛都能被意志力压下去。9月份的一次内部测试,全红婵考出了满分。那一刻,教练们互相看了一眼,心里明白,这姑娘又找回来了。于是,11月的广州全运会,成了她的复出舞台。比赛门票早早售罄,服务器一度被挤爆——所有人都想亲眼看看,这个曾让世界惊叹的小姑娘,是否还能让水花消失。
她没有让人失望。和王伟莹搭档仅仅三周,两人站上女子团体双人10米跳台的那一刻,观众席安静得能听见呼吸。第一跳,全红婵就拿了76.5分,动作干净利落,入水几乎无声。那种熟悉的“嘭——安静”的瞬间,像时间凝固了一样。最终,广东队凭借稳定发挥拿下团体金牌,全红婵收获了复出后的第一块金。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有人说她比以前壮了一圈,笑称“法拉利胖了”,可她用完美入水告诉大家:压住水花的,从来不是体重,而是技术。赛后,她摸着金牌笑着说:“我真棒。”那一刻,她不再是“天才少女”,而是一个经历过伤痛与成长、重新绽放的年轻女王。
![]()
领奖台上,她依然是那个“显眼包”。别的冠军稳稳当当挥手致意,她倒像个小孩,举着吉祥物转圈,朝观众挥手、比心、做鬼脸。全场气氛被她点燃,她像一只撒欢的小鹿,蹦蹦跳跳,活力四射。她背着一个挂满乌龟玩偶的包,自称“又丑又可爱才喜欢”,观众往场内扔娃娃,她就满场跑着去接,抱在怀里笑得像个孩子。赛场上她是霸气的“大魔王”,赛场下却是可爱的“邻家闺女”,这份反差正是她最迷人的地方。
其实,这种放松和快乐来之不易。别人看到的是领奖台的笑容,却不知道她为了那一跳付出了多少。那些日子,她每天称体重、忍饥饿、泡在冷水里训练,连睡觉都得戴护腰。如今能撒个欢,能做个鬼脸,也算是命运对她的奖励。教练说,全红婵身上最可贵的,是那份纯粹。她不像有些人那样被名气捆住,她还是那个为一块巧克力开心半天的小女孩。
![]()
当然,竞技的世界永远残酷。全红婵赢了,自然有人输。这次比赛,陈芋汐惜败0.9分,银牌到手,但心里多少有些遗憾。上届全运会,她就输给全红婵,那场失利一度成了心结。这次她憋着劲儿,早早就放话要拿单人金牌,为了准备,全运会前她把体脂降到11%,连喝水都按克算,只为了动作更稳。她和张敏洁的配合原本很默契,可在双人决赛里,和全红婵这对“新组合”还是差了那发丝一般的0.9分。那0.9分,可能就是第一跳的差距,也可能是命运的捉弄。
陈芋汐代表上海队,全红婵代表广东队,最后广东拿了团体金,四川摘银,陕西得铜,上海队第四。陈芋汐报了三个项目,体力消耗极大,她拼尽全力,输也输得漂亮。输给全红婵,这样的天才,也算是一种荣幸吧。她们是竞争对手,更是彼此最好的镜子。一个在成长中破茧重生,一个在坚持中愈加稳重,她们都值得掌声。
![]()
当晚,广州的夜空亮起烟花,场馆外的人群久久不散。有人举着手幅喊“全红婵好样的”,有人哭着说“她真的回来了”。那种情绪不是单纯为一块金牌,而是为一个18岁的女孩能在伤病、流言和成长的夹缝中,仍旧跳出最完美的弧线。她像是从水里破浪而出,带着泪光也带着笑。
她让我们看到,天才不是生来无敌,而是一次次被摔疼后,还能咬牙往前走。那种倔强,那种纯粹,才是真正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
183天前,她被质疑、被担心;183天后,她重新站上最高的领奖台,用一场比赛告诉世界:她从来没有离开,只是在默默酝酿下一次的完美入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