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从小就听说过“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很多读物里写着,爱迪生不仅发明了电灯,还有一千多项发明。
然而,随着信息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发现,真相似乎并不是这样。其中,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2020年9月美国前总统乔·拜登在竞选时的演讲——
“其实是黑人发明了电灯泡而不是叫爱迪生的白人。”
![]()
一时间,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展开分析报道,全球网友的好奇心也被激发出来:
到底是谁发明了电灯?
爱迪生抢了别人功劳?
这位黑人发明家是谁?
如果手边有这套权威科普分级读物《启智英语》,你会发现,这些颠覆认知的科学冷知识就藏在其中。
![]()
△《启智英语》(5-22)The Shocking Story of Electricity
原来,爱迪生并非首位发明“电灯”这一照明设备的人,他只是灯泡的改良者。他的实验室经过1000多次实验,尝试了1600多种材料,最终发现了更为持久耐用的灯丝材料。
这些实验并不是爱迪生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团队中无数员工的集体付出,其中就包括这位被遗忘的黑人,也是爱迪生先驱协会里唯一的一名黑人——
刘易斯·霍华德·拉蒂默(Lewis Howard Latimer)。
![]()
△爱迪生先驱协会合照(1918)|右下为刘易斯·拉蒂默
01.黑人、奴隶、逃亡者:16岁的娃娃兵
以当代人的观点来看,想要加入“爱迪生实验室”这样国际知名的顶尖科研团队,个人学历和能力一定相当出众。
然而,拉蒂默的身世背景,实在是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
横亘在拉蒂默一家面前的大山,远比普通人要大得多、重得多。它是美国社会存在的根深蒂固的群体性压力,并非普通个体所要经历的生命周期般的起起落落。
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蓄奴传统仍在大部分州盛行。拉蒂默的父母乔治和丽贝卡,就是弗吉尼亚州的一对黑人奴隶。
![]()
△《为奴十二年》剧照
当发现丽贝卡怀孕后,这对夫妇决心逃到比较开明的波士顿。他们不想孩子一出生,就被迫带上一辈子无法摆脱的身份枷锁。
尽管一再小心谨慎,可他们还被人发现并举报了。在法庭上,他们据理力争,却无法撼动奴隶主们的利益。直到一名黑人牧师出面为他们赎身,这才免于被送回给原来的主人。
结束逃亡后,拉蒂默夫妇经营起一些赖以糊口的小生意,并陆续有了4个孩子——1848年,刘易斯·拉蒂默出生,是家里的小儿子。
![]()
△刘易斯·拉蒂默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南方奴隶主主导的联邦政府上台后,通过了更加严格的逃亡奴隶法案:想要成为自由人,黑奴必须有合法的官方证明文件。
乔治无法拿出证明文件。或许是出于恐惧,或许是出于爱护,他丢下妻儿,彻底消失在了一个夜晚。
考虑到自己一人无法养活这么多孩子,丽贝卡不得不把男孩们送到半工半读的农场学校,把女儿交给朋友照看。一家人就此各奔东西,此时刘易斯才刚刚10岁。
16岁那年,为了维持生计,刘易斯谎报年龄上了战场,成了美国海军的一名“娃娃兵”。
面对世人的冷眼和时代的不公,刘易斯·拉蒂默没有妥协。凭借家族基因里的那股毅力,一年后,他以出色的表现光荣退役,收获了人生的第一份认可与荣誉。
02.勤杂工、制图员、工程师:10年自学成为发明家
在那个年代,黑人得不到什么像样的职位,只能做些又脏又累的底层工作。
部队的荣誉,也只是让刘易斯有了一个让人信得过的背书:一家专利法公司给了他一个勤杂工的岗位,但周薪只有3美元。
从小热爱绘画的他,在无人的时候不断苦练,很快便学会了使用那些复杂的制图工具。有一天,他带着自己画的机械图找到了上司,对方大为吃惊。
刘易斯知道:时机到了。
他主动要求升职加薪,不仅当上了首席制图员,周薪也涨到了20美元(相当于2024年的525美元)。
![]()
△刘易斯·拉蒂默的手绘机械零件图
精湛的技艺、严谨的态度,令刘易斯在发明圈名气大增,成为大家争相邀请的行家。
1876年,亚历山大·贝尔找到了刘易斯,请他担任自己专利法公司的制图员。
刘易斯加班加点为贝尔绘制相关图纸,让贝尔能够抢先对手一步提交专利申请,否则的话“电话之父”的称号就要换人了。
![]()
△贝尔发明电话
1880年,刘易斯收到了美国电力照明公司总工程师、“自动武器之父”海勒姆·马克沁的邀请,开始担任马克沁公司的制图员和助理经理。
他在这里了解到灯泡发明以及整套照明技术的运营流程,并有了自己的发明专利。
![]()
△海勒姆·马克沁与马克沁机枪
1884年,爱迪生从竞争对手马克沁那里把刘易斯挖到了自己团队,担任制图员和工程师。
除了协助爱迪生进行技术研发外,他还承担将技术资料翻译成德语和法语的工作,并负责收集相关行业信息。
爱迪生敏锐地发现,作为一个有着多项专利的发明家,刘易斯在识别潜在专利技术和反侵权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于是让他担任起了团队的专利专家。
![]()
△爱迪生与白炽灯
仅用十年,刘易斯做到了行业顶尖之列,得到世界顶尖发明家们一致的赏识。
在那些无人的时刻,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刘易斯付出了多少,如今已无从得知,但每一滴汗水,都是值得的。
03.电话、电灯、空调:他为世界增添更多幸福
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也许,他是从同事刘易斯·拉蒂默身上获得了这句话的灵感。
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有工作要做——画图、起草专利,刘易斯还是能挤出时间来研究发明创造。
他一生大概拥有14项专利,数量不多,可每一项都让我们人类的生活更幸福一些。
![]()
△工作中的刘易斯·拉蒂默
1874年,刘易斯和友人查尔斯·布朗改进了火车卫生间系统,成功发明出了现代马桶的雏形。这是他的第一个发明专利。
1881到1882 年,他为马克沁工作时获得了三项与灯泡有关的专利:改进白炽灯、改进灯架、以及最重要的一项——改进灯泡碳丝,让照明时间变得更久,大大提高了电灯的商业可行性。
正是灯丝这项发明令爱迪生向他伸出橄榄枝,因为爱迪生当时也在为这项技术困扰着。
![]()
1890年,出版了《白炽灯照明:爱迪生系统实用说明》(Incandescent Electric Lighting: A Prac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Edison System),成为出版时间最早、影响力最大的电力照明手册之一,也是当时哈佛等大学的教科书。
此外,他还发明出早期空调冷却系统、防坠落的安全电梯技术等,甚至还监督了纽约、伦敦、蒙特利尔、费城等地公共照明工程的安装。
![]()
△2006 年,刘易斯·拉蒂默被列入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
的确,爱迪生和他的团队发明的白炽灯,带来了光学领域的第一次革命,在照明领域屹立百年。但很难说清楚,到底是谁发明了“第一个”灯泡。
电灯不是某个时间点上突然被发明出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研发过程。可以肯定的是,在那群为人类寻找光明的人中,刘易斯·拉蒂默的贡献不应该被遗忘。
![]()
△爱迪生先驱协会合影(1920)|首排左二为刘易斯·拉蒂默
他生来是黑色的,但他给世界带来更多光明。
刘易斯·拉蒂默用一生讲述了一个道理:
我们一生会被打上各种标签,但那从来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阻力。
We create our future, by well improving present opportunities: however few and small they are. 我们通过充分把握当下的机遇来创造未来——无论这些机遇多么稀少、多么微小。
![]()
更多精彩科普英语知识
尽在《启智英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