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何抠出自己的时间?

0
分享至

要好好度过每天的24小时,把具体的时间点,对应到具体的场景和行动,尝试去培养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这会比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更加可操作,听起来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压力。咱们就从这个可操作的角度入手,从具体的24小时该怎么度过入手,对我们现在的时间进行重新组合和安排,抠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时间不都是固定的吗?每天24个小时,我们怎么能抠出更多的时间来?那我要告诉你,当我们改变了使用时间的方式,在主观体验上,我们感受到的时间的质量和长度真的是不一样的。

我举个例子,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做了一个教育改革,从每段课间休息的时间里挤出5分钟。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要剥夺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多出来的5分钟去哪儿了呢?他把这些破碎的5分钟集中起来,形成了一个45分钟的整体时间。在“十一”系的学校,这段时间叫作自主管理时间,就是给孩子们一个大课间,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各种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样的45分钟,分散到每一个课间,孩子们不一定能感知到,但集中起来,这段时间就被赋予了更强的存在感和更多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同样长的时间,用不同的方式来组合和规划,我们体验到的时间长度就是不一样的,利用这段时间能做出来的事也是不同的。

一个时间安排的魔法,叫作从16个小时中定义出可用的时间,这16个小时就是当年的英国年轻人每天8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对应到我们今天,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不工作的时间里给自己开辟一些自主管理的大块的时间段,就像十一学校的大课间一样。在每天不工作的十几个小时里,我们有很多时间都是被浪费的。

如果审视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你可能也会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时间花在了一些自己也不知道在干什么的事情上。比如刷手机,你并没有去获取那些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信息,也并没有获得彻底的放松,好像只是在一些机械的、随机的动作中,就把时间度过了。100年前的英国年轻人也有类似的问题,只不过,他们把时间花在了读报纸上,获取的信息不见得比咱们刷手机更有质量。我们把这样的生活方式叫作“既没有好好工作,也没有好好休息”。我们要从这部分时间里提取一些整块的时间段:首先可以从每个工作日的早上找出半个小时,下班后每周可以有三个晚上,每个晚上拿出一个半小时。这样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加起来,每周我们大概可以多出7个小时。想想看,这7个小时能不能做点不一样的事?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尝试正念冥想。正念就是在特定时间里去觉知自己,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保持呼吸,让自己处在一个内部关注的意识状态中。这对你的头脑是一种很好的休息。咱们得到的同学很多都是在上班路上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那我还有个建议,我们每天划出一块时间,把今天听到的知识点在心里默默地做一个回忆梳理,看看学到的这些东西,哪些是重要的,哪些可以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这个默想的过程可以帮你把知识在脑海中巩固和强化。如果下班后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那你可以做的安排就更丰富了,既可以用来交朋友,进行高质量的对话社交,也可以用来健身、阅读、思考。所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做这件事,让我认为对得起我这一天,我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件事上,当我把这件事做了,今天就没白过。

可能你会说,这些建议有点太理想化了,实际上,每天上完班,我们都感到非常疲倦,什么也不想干,根本没有那样的心气去打起精神,做我安排好的事情。一种技巧:假如你感觉启动一件事情很困难,那你不妨给自己设计一些仪式,提醒自己现在要认真对待生活。这个方法在心理咨询中也经常用到。

比如,每天早上,你可以尝试给自己泡一壶茶,在喝茶时整理心情,看看窗外的景色,然后以更加饱满的状态面对即将展开的一天。怎样保证早上能喝到这壶茶呢?很简单,头天晚上在入睡前,你就要完成准备工作。当时英国人还在用酒精灯,要把酒精灯、茶壶、水都准备好,然后把茶壶盖倒着扣在茶壶上,壶盖里放上茶叶。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所有东西都已经摆好了,只要点燃酒精灯,过几分钟水就开了,把茶叶翻过来倒进水里,过一会儿就可以享用热茶了。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可以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一天的开端。今天我们当然不必用酒精灯煮茶喝了,但它背后的思想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仪式需要精确到某个时间点、某个场景下,给自己设计一个不一样的动作,在原来惯性的行为模式里增加一个新的变量,逐步形成新的习惯。这可以让你在每周多出的7小时里,更加轻松地去完成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新事。在这种新的时间管理方案中,我们至少确保了自己每周的时间里有几个不一样的小时。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去挖掘,看看在剩下的时间里还有没有可以进一步有效利用的可能性。最起码,我们可以先从每周的7个小时开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泽连斯基称“全世界都怕特朗普就我不怕”,特朗普:不再资助基辅

泽连斯基称“全世界都怕特朗普就我不怕”,特朗普:不再资助基辅

阿校谈史
2025-11-15 00:59:00
湖南新化一路段改造路基垫高数米,村民出门得爬坡家中易积水,多方回应

湖南新化一路段改造路基垫高数米,村民出门得爬坡家中易积水,多方回应

山西经济日报
2025-11-14 10:53:54
江苏快递员被捅后续:双方争执女子丈夫失控,知情人透露更多

江苏快递员被捅后续:双方争执女子丈夫失控,知情人透露更多

史行途
2025-11-14 13:37:38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风过乡
2025-11-12 07:46:51
127-115!这就是穆迪和库明加的区别,勇士最强阵容已有答案

127-115!这就是穆迪和库明加的区别,勇士最强阵容已有答案

奕辰说球
2025-11-14 10:35:06
刚刚,关税大消息!降至15%

刚刚,关税大消息!降至15%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23:06:29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秋风专栏
2025-10-23 11:23:56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新民周刊
2025-11-13 12:35:45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2 18:49:14
斯诺克赛程:11局6胜诞生首个决赛席位,赵心童PK小特,冲2大纪录

斯诺克赛程:11局6胜诞生首个决赛席位,赵心童PK小特,冲2大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4 07:13:31
每天一包烟,身体将会收获4大“好处”,抽烟的赶紧都看看

每天一包烟,身体将会收获4大“好处”,抽烟的赶紧都看看

袁医生课堂
2025-11-14 18:55:26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乡野小珥
2025-11-12 08:52:22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文史道
2025-03-25 06:45:05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11-13 21:34:49
日航宣布允许空姐、地勤穿运动鞋上班1.4万员工受惠

日航宣布允许空姐、地勤穿运动鞋上班1.4万员工受惠

环球趣闻分享
2025-11-14 13:40:05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50:38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泠泠说史
2025-11-08 15:40:52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2025-11-15 03:00:49
毂底草 incentive-icons
毂底草
爱好文学历史时政
1334文章数 12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原来普通话临时抱佛脚就能过快背模板啊!!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数码
健康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 Pro Max突然曝光:定制20GB大内存,双长焦也来了!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