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段时间,歌手郑智化吐槽深圳机场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无障碍环境的讨论。
类似问题在上海的交通枢纽是否存在?有媒体根据乘客投诉进行了体验,结果不尽如人意:跟着“无障碍”指示牌走,却一头撞见了楼梯,电梯只送一程,剩下的路,轮椅还是过不去;挂着“爱心通道”牌子的小门,平时锁着,打电话等人来开,等上十几二十分钟是常事,一不小心就误了火车……
平心而论,现在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多了不少,公厕有了扶手,门口修了坡道,这都是可见的进步。但光有“点”还不够,如果连不起来,就形成不了一条畅通的“线”,作用就大打折扣。对于依靠轮椅出行的人来说,每一级台阶、每一扇锁住的门,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隘。有了无障碍电梯、无障碍通道,但有没有人坐着轮椅从头到尾走一遍,看看这条路到底通不通?
类似问题不只存在于无障碍领域。最近,北京昌平区副区长骑车体验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站能否安全规范停车,结果推着电动自行车到处找停车地,却被协管员赶来赶去,只能徒唤奈何。那种体验和感悟,坐在办公室里永远不会有,也无法共情。
希望更多的管理者能从城市“用户”的角度去看看、去走走,不要怕有问题,而是要发现问题,真正扫除障碍,让每一位出行的残疾人、老年人、打工人,都能开开心心出门,顺顺当当回家。
原标题:《有些路,管理者要多走走丨新民快评》
栏目编辑:郁晶陶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潘高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