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中方稀土牵制美国,这个东西牵制效应可不比稀土差。
到底是啥,令外界戏谑或彻底卡住美国科技命门?
![]()
10月9日的一纸通文还是让特朗普猛然踉跄,10月9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25年第55号公告》,决定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该公告将于11月8日正式生效。
与2024年8月的管制相比,这次范围进一步扩大。新规涵盖了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μm的人造金刚石微粉、平均粒径大于5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的人造金刚石单晶,以及特定参数的人造金刚石线锯和砂轮。
公告明确将用于装饰、首饰的培育钻石排除在管制范围外,显示出精准调控的特点,而非一刀切地限制所有相关产品出口。
![]()
在设备层面,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及工艺技术也被列入管制清单。这种设备能够制备高纯度金刚石薄膜,在半导体散热基底、传感器、量子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别看条例更细致了,但外界却慌张了,若中国断供人造金刚石,部分芯片生产线最多维持三周便会停摆。人造金刚石已成为比稀土更为致命的战略资源!
简单来说,人造金刚石被称为“工业牙齿”,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于其超强的硬度,金刚石被用于超精细抛光半导体芯片;凭借优异的导热性能,它又是芯片散热的核心材料。
![]()
尤其在5纳米、3纳米等先进制程芯片中,晶体管密度高达每平方毫米上亿个,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足以让性能骤降甚至失效。而人造金刚石的导热能力是硅的4倍、铜的5倍,成为芯片散热层的唯一可靠选择。
而在美国工业领域消耗的金刚石中,99%用于芯片制造和精密加工。数据显示,美国进口的77%人造金刚石粉末依赖中国供应。中国占据全球人造金刚石产量80%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
![]()
要知道,光刻机巨头ASML的光刻机激光器系统需要高纯度金刚石维持稳定性。英特尔、英伟达等美国芯片企业的高端产线,几乎完全依赖中国提供的金刚石散热材料。
问题是他们需要也便作罢,中国在人造金刚石领域也在全球遥遥领先,简单来说,中国如今生产了全球95%的人造金刚石,其中河南一省的产量就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0%。小小的柘城县生产了全球一半的人造金刚石,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金刚石之都”。
![]()
甚至与掌控稀土绝对权的优势一样,除去产量在全球顶尖之外,体现在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从原材料的开采到生产设备的制造,再到下游产品的精密加工,中国已形成闭环。六面顶压机是人造金刚石生产的关键设备,全球能制造这种设备的企业只有三家,全部位于中国。
而在技术方面,中国不仅掌握了高温高压法,还发展了化学气相沉积法,能够量产纯度达99.999%的大尺寸晶体。这种技术水平使得中国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
甚至外界有个说法,便是美国想要建立独立的供应链需要至少5年时间和百亿美元投资,且质量都难以追上中国的标准。
而别看对人造金刚石的补充说明只是商务部轻轻带过一笔,就在商务部公告发布后一周,工业金刚石价格上涨20%,高纯度产品价格达到每公斤120美元。
美国芯片企业股价应声下跌,英伟达、AMD等公司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报告中将“中国材料断供”列为首级威胁。
![]()
而华尔街分析师说的明白,若中国进一步限制高端石墨、氮化硅等材料,美国AI算力产业可能面临系统性崩溃。
美国国防部被迫紧急计划斥资10亿美元囤积稀土,但对人造金刚石却无计可施。美国芯片企业紧急盘点库存,四处寻找替代货源。
虽然美国试图通过“友岸外包”寻找替代方案,但现实残酷。印度、欧洲的工业金刚石产能合计不足中国三分之一,且生产设备同样依赖中国技术。
![]()
但印度和欧洲的替代产能合计不足全球需求的5%,无法弥补中国管制可能造成的供应缺口。
加上如今又处于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黄仁勋都不得不坦言美国最初低估了中国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
只得说,这场科技战争比的不仅是创新速度,更是产业链的深度与关键材料的控制力。而在人造金刚石领域拥有绝对主导权的中国依旧掌握着美国及西方的命脉,丝毫动弹不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