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神收徒,包教包会,带你轻松上分!”——在《和平精英》游戏里,一条这样的私信让10岁的李同学(化名)瞬间心动了。他满心欢喜,以为自己遇到了贵人,即将走向游戏巅峰,却浑然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骗子精心布置的陷阱。
真实案例
![]()
近日,南充市顺庆区的一名小学生李同学就遭遇了这样一场新型网络游戏诈骗。当时,他在游戏公共频道看到了“收徒”广告,主动联系了对方。随后,一位自称“游戏导师”的人开始指导他,哄骗他使用妈妈的手机,下载了“腾讯会议”、“钉钉”等可以远程屏幕共享的软件。
接着,在这位“导师”的步步诱导下,李同学按照指示,将妈妈微信和支付宝里的钱全部提现到了一张银行卡里。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对方以“操作需要”、“确认身份”等理由,索要了李同学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就在其报出验证码的片刻,母亲银行卡内的19000多元钱,瞬间被骗子转走。
套路解析
(点击观看视频)
01
目标定位精准
诈骗分子选择未成年人作为目标,尤其是那些热衷于网络游戏、对游戏道具和升级有高度热情的孩子。他们知晓未成年人防范意识较弱,且对游戏世界的规则和信息甄别能力有限,因此更容易上钩。
02
建立信任关系
诈骗分子通过游戏内的私信,以“师傅”的身份接近受害人,利用未成年人对游戏高手的崇拜心理,通过传授游戏技巧、承诺赠送游戏道具等方式,迅速与受害人建立信任关系。
03
深诱导套取信息
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开始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如家长的微信、支付宝或银行卡密码等。他们通常会以验证账户、升级游戏特权或帮助领取奖励等为借口,让受害人相信提供这些信息是必要的。这一步骤是诈骗成功的关键,因为一旦掌握了受害人的支付信息,诈骗分子就可以为所欲为。
04
远程操控转账
诈骗分子在获取受害人的支付信息后,会更改受害人的支付密码或利用其他手段掌控受害人的支付账户。然后,他们通过远程指挥的方式,诱导受害人将微信钱包或银行卡中的钱款转账到自己的账户中。
南充公安提醒
1.加强监督与沟通:多关心孩子课余时间的动态,留意是否有异常举动,例如长时间独自躲在房间内、偷偷操作大人手机、对手机通知异常紧张等。
2.筑牢账户安全防线:务必为家中的微信、支付宝及手机网银等金融APP设置复杂的支付密码,并坚决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除非必要,不要轻易告知子女支付密码。
3.做好防骗教育:平时要告诫孩子,切勿轻信网络上陌生人的承诺,绝不透露手机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核心信息,更不要听从陌生人的指令进行任何转账操作,防止孩子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不可挽回的财产损失。
编 辑:江贞蓓
审 核:刘 柳
审 定:聂子奇
来 源:市公安局顺庆区分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