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在昆明市西山区马街集市,“春雨马上帮”志愿者张师傅巡逻时发现有老人晕倒,便立即上报并拨打120,民警与120在5分钟内赶到救助。
这支由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马街派出所组建的群防群治志愿队伍,由851名志愿者组成,以“巡逻守护”为核心,覆盖14.65平方公里辖区的9万名居民。截至10月,已助力实现街面扒窃35周零接警,接触式诈骗警情同比下降40.91%,成为守护马街烟火气的平安因子。
队伍怎么建?
巡逻织网解警力不足难题
“9万常住人口,周日赶集人流扎堆,传统警务难以顾全每个角落。”马街派出所所长李华清回忆,2024年初,为破解这一难题,派出所发动辖区力量组建“春雨马上帮”治安志愿者队伍,如今851名志愿者中党员占30%,365人的微信群成为信息联络与快速响应中枢。
为让巡逻与服务更规范,队伍明确“五个马上”职责体系:有风险马上排查(聚焦巡逻中发现的消防、治安隐患)、有线索马上报告(巡逻时遇可疑情况不擅自处置,及时报群)、有矛盾马上劝导(集市、站台等巡逻区域的小纠纷当场调解)、有应急马上联动(如遇老人晕倒、孩童走失,第一时间联系民警与救援)、有需要马上帮忙(回应群众提出的民生需求)。
辖区7个社区警务区的民警还会定期给志愿者进行培训:从巡逻路线规划到隐患识别技巧,再到应急沟通话术,全方位提升巡逻能力。如今,志愿者们分组在农贸市场、公交站台、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逻,成员间信息互通、行动互联,织密了覆盖辖区的应急联动网。
志愿者怎么干?
巡逻中化身平安守护者
一天午后,志愿者冯义轩在公交站台巡逻时,看到一名刚出院的老人被子女背着赶路,行动艰难。他立刻联系附近社区服务点借来轮椅,稳稳推着老人,一路护送其平安回家。“巡逻时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就想上前搭把手。” 冯义轩说。
作为辖区某物业公司的业务主管,冯义轩和同事在派出所动员下加入“春雨马上帮”后,还通过联动机制,与派出所、周边单位及兄弟物业公司建立高效信息共享渠道:巡逻时发现可疑人员,第一时间在群内通报特征;看到小区附近有纠纷,先上前劝导并同步报社区民警,真正实现从“事后处置”到 “事前预警、事中联动”的转变。
为了更专业,冯义轩还报名参加了社区民警组织的“社区警校”,系统学习治安管理、应急处理沟通技巧。“现在巡逻时发现安全隐患,知道该怎么拍证据、怎么报信息;遇到群众起争执,能靠法律知识化解了。” 一年来,越来越多像冯义轩这样的志愿者在巡逻中从“旁观者”变成了“守护者”。
去年以来,志愿者在巡逻中累计排查安全隐患1000余个、整改化解900余个;提供有效线索50余条,协助破获案件20余起,配合抓获嫌疑人5名。
活力怎么保?
“双清单”激励巡逻干劲
在马街派出所的公告栏上,最新一期“春雨马上帮”的履职清单格外显眼。为激发志愿者巡逻与服务的积极性,派出所创新建立 “双清单”制度——正向激励清单:对巡逻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除通报表扬、发放荣誉证书外,还会给予社区服务优先权。负面整改清单:对履职不到位的相关单位发出整改提示单,限期改进。
“获得荣誉,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巡逻起来更有干劲了!” 去年获评“优秀志愿者”的冯义轩说。
首席记者 郑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