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祥中医:人老后各种病都来了?提醒:3种营养跟上,帮你增强体质,远离疾病
唐永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脾胃科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辨治脾胃病及肺系疾病。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胃食管返流,便秘;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坐诊。
![]()
我经常听到有朋友抱怨,说:这上了年纪,毛病一个接一个的来,比如关节疼,血糖高,血压高,没精神,胃口差……
其实从中医角度看,老了以后身体出毛病,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但不代表咱啥都不能做。
只要补对东西,养对方向,身体依旧能养好。
今天,老唐就来跟大家说说——人到中老年,哪些东西必须得跟上!
人老后身体虚弱,关键要抓住气血、肾精、脾胃三个根本来调理。第一,肯定是气血气血不足,会脸色发黄发暗、手脚冰凉、易累。中医认为气与血相互依存,气虚则血难行。那怎么补气血呢?补气首选黄芪,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补血当选当归,可养血活血。日常用黄芪10 克、当归6 克煮水,坚持饮用能改善气色体力。注意:气虚明显者需先补气,否则补血难吸收。第二要补肾精
老了之后,掉牙、耳背、健忘、腰膝酸软等,多与肾虚相关,肾精虚 则元气亏。 补肾精可吃黑芝麻、核桃,中药里熟地黄最佳,能滋阴补肾、填精益 髓。第三要健脾胃:脾胃是吸收营养的关键,脾胃弱则补再多也难见效。“脾为后天之本”,上了年纪脾胃易虚,一点点寒凉、油腻、刺激,就能把你脾胃搞垮。养脾胃的方法很简单:养脾胃可每天早上喝山药小米粥,山药健脾、小米养胃,温和易吸收;脾胃特虚者,可用党参、白术、茯苓煮健脾汤。人老体虚是自然规律,但是咱们补的方向要顺势而为。顺着气血、肾精、脾胃这三个方向循序渐进地养,才能真正对症。
最后提醒大家,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剂量比例非常重要,必须个体化用药,如果您有相关症状,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自行服药,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