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这天,俄乌之间又起了大争执,乌克兰外交部直接开怼,说俄罗斯袭击了他们核电站的外部供电关键变电站。
俄罗斯国防部当晚就回应,承认做了“定点打击”,还反过来指责对方的行为有核恐怖主义特征,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
![]()
这事儿可不是普通的冲突摩擦,就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国际原子能机构周四的声明刚好成了佐证。
声明里提到,军事活动已经破坏了对乌克兰核安全至关重要的变电站。
南乌克兰核电站和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都因此断了外部电,里夫内核电站还被迫把两个反应堆的发电量降了下来。
本来想这可能就是冲突里的一个小插曲,但后来发现,这背后牵扯的核安全问题,根本不是小事。
![]()
核设施运行最离不开的就是稳定供电,尤其是冷却系统,一旦断电,堆芯熔毁、放射性泄漏的风险就会直线上升。
扎波罗热核电站:冲突中最危险的“大家伙”
在乌克兰的四座运行核电站里,扎波罗热核电站绝对是最受关注的一个。
![]()
它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光反应堆就有六个,放在平时,是乌克兰能源供应的核心支柱。
可自从2022年2月俄罗斯军队占领它之后,这里就成了俄乌博弈的焦点。
双方动不动就互相指责,说对方的军事活动威胁到了电站安全,把这么大的核设施当成冲突筹码,真的让人捏一把汗。
![]()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种供电中断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之前9月到10月,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两条外部输电线路就断了整整30天,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能启用应急柴油发电机。
但柴油发电机也不是万能的,它的供电时长有限,维护压力还大,长时间用下来,谁也不敢保证不出故障。
![]()
如今其他核电站又遭遇类似冲击,很难不让人担心,之前的30天断电危机会不会重演。
核电站的运维人员怕是最有体会,一边要盯着设备运行,一边还要提防外部的军事活动,这份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
核安全无国界,国际法难止冲突升级
![]()
可能有人会问,就没人能管管吗?其实国际上早就有相关的国际法,比如国际人道主义法里就明确规定要保护民用核设施,《核不扩散条约》也对冲突方有约束。
但现实是,这些规则在俄乌冲突面前,似乎很难发挥实际作用。
俄罗斯说对方的行为是核恐怖主义,乌克兰反过来谴责俄罗斯的袭击,双方各有各的说法,谁也不服谁。
![]()
国际原子能机构虽然一直在发声,还在努力帮扎波罗热核电站恢复第二条外部输电线路,但面对地缘政治的博弈,他们的力量也显得有些单薄。
核安全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事,一旦真的发生核泄漏,放射性物质可不会分国界,周边国家甚至全球生态都会受到影响。
不管是俄罗斯的“定点打击”,还是乌克兰的相关应对,把核设施卷进冲突里,都并非明智之举。
![]()
国际社会也不是没表态,不少国家都呼吁双方保持克制,但效果并不明显。
毕竟冲突到了这个阶段,双方的信任已经降到了冰点,想要通过外交调解达成共识,难度极大。
这次变电站袭击事件,只是俄乌冲突中核设施安全问题的一个缩影。
自扎波罗热核电站落入敌手,供电中断状况屡现,乌克兰的核设施仿若置身于冲突的悬崖边缘,每一步都伴随着未知的风险,局势岌岌可危。
![]()
我觉得,俄乌双方真的该冷静下来想想,冲突可以有分歧,但不能拿全人类的安全当赌注。
核设施安全底线乃不可触碰之红线,国际社会理应摒弃仅停留于口头的呼吁,积极构建更为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以切实保障核设施安全,维护全球稳定。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乌克兰核设施的安全隐患,还是得靠结束冲突。
![]()
只有战火平息了,核设施才能恢复正常运行,周边民众才能摆脱核危机的阴影。
希望双方能早日回到谈判桌前,别让核安全这根紧绷的弦,真的断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