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韩昌松 朴仙花 赵美兰)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韩,也是李在明6月上任以来两国元首的首次会晤。期间,两国元首在庆州博物馆举行的会谈引发韩国各界广泛关注,认为此次会谈推动两国关系历史性"重置"。
历史性"重置":开启互信与共赢新篇章
会谈中,习近平主席以"搬不走的重要近邻、分不开的合作伙伴"精准诠释中韩关系内核,重申中方对韩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愿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李在明也明确表示,韩中既是邻居更是密不可分的伙伴,韩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与中方携手推动双边友好合作迈向新高度。
多位韩国专家学者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认为,此次会谈的核心意义在于为两国关系提供了一次宝贵的"重置"契机。韩国驻沈阳前总领事、光云大学特任教授申凤燮将此次会谈形容为"开启新篇章的历史性瞬间",强调两国元首聚焦"民生问题",彰显了共同守护民众福祉的责任与智慧。
为开辟中韩关系新局面,习近平主席在会谈时提出四点建议:加强战略沟通夯实互信根基、深化互利合作拉紧利益纽带、提升国民感情促进民心相通、密切多边协作共促和平发展。上述建议得到韩各界人士的积极回应。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研究委员李尚勋表示,期待中韩在政府、企业、学界等各层面开展全方位交流,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流,为双边关系筑牢民意基础。
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院理事长赵东成认为,韩国可凭借知识技术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携手走好"真正的共赢之路"。
蓝图升级:迈向"经济合作4.0"与未来产业协同
经贸合作始终是中韩关系的压舱石。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中国连续21年稳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则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会谈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成就邻居就是帮助自己",表达中方愿与韩方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深挖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
韩中联合会会长朴胜赞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用"韩中经济合作4.0"定位两国经贸合作方向,提出要在相互信任基础上开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合作空间。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会理事长崔荣真则指出,两国在共同基金、绿色金融、数字资产等领域的合作有望推动双方迈向"亚洲的金融与技术中心"。
视野拓展:从双边共赢到引领区域多边合作
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强调,中韩应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国际治理向更公正合理方向发展。韩相关专家认为,两国的合作视野正从双边共赢拓展至区域合作,期待以多边协作为纽带,共促地区和平发展。
韩中企业联合会会长曹坪圭认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韩中合作有利于"恢复区域信任,引领亚洲实现稳定增长"。釜山中国商务论坛会长、国立釜山大学教授金荣载指出,气候危机与数字化时代,韩中合作是"稳定全球经济秩序、引领亚太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此次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元首还共同见证了经贸、金融、农业、执法、科技等领域合作文本交换仪式,一系列务实成果让合作蓝图更加清晰。有韩国学者认为,此次会谈意味着韩中关系有可能从传统经贸伙伴,升级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成熟战略伙伴。期望以此为契机,开启基于相互尊重、聚焦共同利益、实现合作共赢的中韩关系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