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财政压力、身份风险与意识形态重塑的三重叠加下,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正在进入一个“全面收缩”的周期。从芝加哥大学的赤字危机到国际学生就业断档,从高校拒签“政治协定”到AI改写教学模式,大学正被迫重新定义“安全”“自由”与“可持续”。今日教育舆论的三大关键词是:紧缩、停摆、分裂。
![]()
1|芝加哥大学陷入“财务清算”:2.88亿美元缺口引发系统危机【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芝加哥大学正面临约2.88亿美元的财政缺口,成为美国名校“过度扩张”模式的典型案例。多年来学校大规模投资新校区、科研项目与学生宿舍建设,却遭遇债务高企与捐赠收益疲软的双重打击。目前校方已启动招聘冻结、放缓基建进度,并限制部分博士项目招生。
![]()
图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EAD自动延长终止:留学生面临“身份空窗”与就业中断【American Immigration Council】
DHS宣布终止EAD(就业授权文件)自动延长政策后,移民律师、律所与高校国际办公室均发布预警。
这一政策变动意味着正在申请续签的国际生(尤其是OPT、STEM OPT持有者)若EAD到期,将被迫暂停工作,雇主也必须暂时撤下他们的工资记录。
专家指出,这将导致大批国际生陷入“无工可上、无薪可领”的身份空档,部分雇主可能选择放弃留学生雇佣以规避风险。
![]()
图源:American Immigration Council
3|高校紧急发布EAD说明函:10月30日前提交者可按旧规执行【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多所高校的国际办公室今日向全体学生发出紧急通告,澄清“EAD新规”的适用范围。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U)在通知中强调:10月30日前递交的续签仍按旧政策执行,但之后的申请将全面受影响。校方建议学生立即与雇主确认EAD到期时间,并预留审理周期,以免陷入身份中断。
![]()
4|国际生入境人数同比下跌19%:美国留学吸引力持续下滑【Los Angeles Times】
《洛杉矶时报》援引官方数据称,2025年8月至今,赴美国际学生人数同比下降约19%,为疫情后最大跌幅。亚洲和非洲国家降幅尤为明显。
报道指出,签证面谈名额缩减、旅行禁令与政策不确定叠加,使留学周期延误、成本上升。分析认为,这一趋势若持续,美国可能被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地分流国际生源,国际教育格局将出现“去美国化”倾向。
![]()
图源:Los Angeles Times
5|特朗普驱逐行动引发FAFSA隐私恐慌:大学陷入两难【Inside Higher Ed】
Inside Higher Ed 报道,特朗普政府的移民驱逐行动蔓延至教育体系,令混合身份家庭忧心填写FAFSA(助学金申请)时的信息会被移交给ICE。许多学校正尝试建立“数据隔离”机制,以确保学生隐私,但法律边界不明。
有大学官员坦言:“我们希望他们填表,但不能保证信息不会被共享。”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6|宾州州立拒签白宫“高校协定”:称限制国际生与学费自主权【WVIA】
宾州州立大学今日宣布,不会签署白宫《高校卓越协定》(Compact for Academic Excellence)。
校方认为,协定中对国际生比例与学费冻结的强制条款“干预学术自治、削弱高校治理灵活性”。发言人指出:“我们欢迎联邦合作,但不能以牺牲自主为代价。”
此举标志着拒签阵营进一步扩大,也凸显高校与政府之间的信任裂痕。
![]()
图源:WVIA
7|匹兹堡教师与学者集体抵制:协定威胁校园自由【WESA】
匹兹堡地区高校教师与研究人员发表联合声明,警告“高校协定”将限制校园抗议、弱化学术表达空间。他们称,这项政策以“国家安全”为名实则收紧思想边界,尤其是针对国际学生的配额条款,被视为“政治干预的象征”。
“我们宁可不要资金,也不愿牺牲言论。”一位教授说。
![]()
图源:WESA
8|Valley Forge军校反向表态:愿签协定以换资源【Inside Higher Ed】
当大部分名校选择拒签之际,Valley Forge Military College却主动表达“愿意签署”,理由是可以获取联邦拨款与军职培训资金。
分析认为,这暴露出高教体系的“生存分化”——顶尖大学捍卫独立,而资源紧张的中小学院则选择政治对齐以换取生存空间。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9|保守派资助的“古典教育中心”蔓延大学校园【The Guardian】
《卫报》调查指出,保守派智库和基金正在多所大学设立“古典教育”“公民学”研究中心,资金多由州政府或私人基金会提供。
支持者认为这将恢复“思想多样性”,反对者则批评这是“政治化教育”的新形式。
文章指出,这些中心多集中在人文学科与政策学院领域,反映出美国高教的意识形态竞争正从课堂蔓延到制度层面。
![]()
图源:The Guardian
10|高校IT部门在AI与预算夹缝中求生【Inside Higher Ed】
EDUCAUSE最新调查显示,美国高校的IT部门被要求同时削减预算与部署AI系统。信息主管坦言:“我们既要上AI,又要不花钱。”
报告指出,AI在教学与行政管理中的落地速度加快,但监管滞后、资源不足成为最大瓶颈。教育科技专家警告,若高校继续“技术空转”,AI将从效率工具变为风险源。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11|教育部收紧PSLF减免:或为更大范围“资格清理”铺路【Inside Higher Ed】
教育部今日发布新规,重新定义公共服务贷款减免(PSLF)资格。
官方称新规仅影响“不到10个雇主”,但教育倡导组织警告,这是一种“逐步收口”的信号。未来,教师、科研人员与非营利机构雇员可能更难获得贷款减免。
分析认为,此举是财政收紧背景下的又一“隐性削减”。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12|芝加哥校长:联邦移民突袭就在校园门口【Education Week】
《教育周刊》报道,芝加哥部分校区已出现ICE突袭事件,执法人员“就在学校外徘徊”。校长和教师均表示学生与家长陷入恐慌,课堂秩序受到冲击。
一位小学校长形容:“学生看到警车就哭,我们都不知道是否该介入。”教育机构呼吁政府“明确教育场所的豁免权”,以避免“校园再度被政治化”。
![]()
图源:Education Week
13|教师“选择性保护”:好学生更容易被帮【Education Week】
EdWeek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教育工作者表示若学生被ICE拘捕会出面帮助,但前提往往是“该学生表现良好、有升学前景”。
学者指出,这种“选择性同情”反映出社会对国际生与无证青年的潜在歧视:谁值得被保护,正在成为一种隐形标准。
![]()
图源:Education Week
14|AI与在线学习:真正的“怪物”是制度而非技术【Inside Higher Ed】
专栏文章指出,学术不诚实的根源并非AI,而是“标准化评估与绩效压力”。
作者认为,AI暴露出传统教育体系的漏洞,也提醒人们反思“信任在教育中的位置”。与其封禁技术,不如重构考核与教学的逻辑,让学习重回人本。
![]()
图源:Inside Higher Ed
15|波士顿大学颁奖: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Questrom商学院颁发“2025医疗健康管理杰出校友奖”给Joy Curtis,以表彰其在校友社群与行业连接方面的贡献。校方称,Curtis代表了“在复杂时代仍能用教育延展影响力”的典范。在财政、身份与信任危机层层交叠的当下,这样的故事成为教育体系里难得的“定心针”。
![]()
图源:Boston University
![]()
近期直播推荐
扫码进群,解锁求职全攻略!
还在为投简历焦头烂额?还在苦等内推无门?留学生日报求职群,为你搞定这些烦恼:
✅ 求职资讯不定时更新,抢先一步拿offer
✅ 简历修改 + 面试策略,助你精准定位岗位
✅ 海内外名企内推名额,直达HR邮箱
✅ 不定期线下招聘会 & 求职沙龙,拓圈拓岗
✅ 行业大咖空降分享经验,答疑解惑
✅ 还有机会获得限量惊喜福利,等你来拿!
留学生日报希望陪你走好求职这段路,扫码进群,一起上岸!
![]()
多说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机制,很多小伙伴反馈收不到更新,这里建议大家将我们的公众号加一个星标★,以免错过推送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