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场运动,竟然规定女人不能束胸,还敢罚到50大洋,这到底怎么回事?1927年,民国爆发了一场“天乳运动”:凡是发现妇女束胸者,一次性罚款50大洋。50大洋?当时一个工人一个月才拿20大洋,这谁扛得住?
先说缘由。旧社会残害妇女的陋习有很多,除了裹脚外,还有束胸。束胸顾名思义,就是把胸部紧紧捆绑,不让它显山露水。男人们觉得,妻子露出胸脯,就是招惹色相,于是让她们把乳房压扁,当一件没存在感的花瓶。要是有女人敢不束胸,就被扣上“荡妇”或“妓女”的帽子,骂声一辈子也甭想翻身。
束胸不仅压抑了女性身份,更对身体危害极大。医疗专家指出:长时间束胸,会挤压胸腔,影响肺活量,引发肺病和血液循环障碍;更严重的是,它还能导致乳腺发育不良,甚至无法分泌乳汁。可这种生理常识,在旧社会根本不被当回事。
转折出现在1920年。上海一家报社打头阵,在头版头条呼吁“停止束胸,解放女性思想”。消息一出,全城哗然。有思想开放的名士站出来表态,比如胡适曾这样说:“束胸比裹小脚还严重,如果不停止束胸,中国的女性就没有未来!”胡适这句话,像一声惊雷,直接炸开了封建枷锁。
![]()
有声援就有阻力。保守派学者跳脚:“妇人家,就该含蓄,何必露风箱?”一时间,报刊舆论你来我往。可是当妇女们真正觉醒,就没人能把她们按回原位。
1927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那天,上海、广州等地的妇女游行上街。她们高喊:“停止束胸!解放妇女!”有极端派的甚至赤身衣裤,只用丝巾遮胸,以示抗议。街道上人声鼎沸,警察看得目瞪口呆:女人也能这样嚣张?
可真正让“天乳运动”落地生根的,是地方政府。广州政府在一次内部争论后,终于拍板:自即日起,严禁束胸。一经查实,直接罚款50大洋。罚款公布那天,全城报纸头条醒目地印着:“谁动一圈束布,要交两月薪水!”这条规定,就像一把利剑,直接斩断了束胸的后路。
![]()
有意思的是,一纸禁令下去,妇女们停止束胸后,迎来了新的尴尬——谁来遮胸?当时根本没有专门的内衣设计,刚摘下束布,胸部像暴露在阳光下的荷花,直让人脸红。于是市场上冒出一种叫“义乳”的玩意儿,算是一种简易胸衣,用轻薄棉布包裹胸部,又能凸显曲线。电影明星阮玲玉带头穿义乳,还把自己照片登上报纸,配文:“义乳非束缚,是真正的解放!”不少市井妇女受此鼓舞,也纷纷跟风购买。
看似小小的义乳,背后却暗藏商机。许多裁缝、丝绸店家,闻风而动,推出各式样式:有轻薄似网的,有护胸似甲的,价位从几块大洋到二十几块大洋不等。女性解放,竟然带动了一场新兴产业。广州街头,一条小巷里连开三家“义乳铺”,顾客络绎不绝。
不过,也有人对“天乳运动”提出疑问:有了义乳,是不是又换了个枷锁?不束胸真的就解放了吗?有人说:“只要戒掉压迫,女人的身体就能自主。”也有人反问:“当越来越多花钱买义乳的时候,是否又掉入资本的陷阱?”这种思考,让“天乳运动”不再只是解放束胸,还激发出关于女性身体自主权的更深讨论。
从此以后,广州成了“天乳”的发源地,别的省份也陆续跟进,但力度参差不齐。北京、天津等地,用宣传代替罚款;江浙一带,则保持观望态度。到底是解放,还是一种时尚风潮?运动本身留下了悬念。
有意思的是,几年后,当新式“文胸”开始在上海大时装店上架,“义乳”便悄然退场。那种把棉布包胸的做法,被更专业的束身技术和柔软材质取代。谁能想到,一场从束胸到义乳再到文胸的演变,竟然在短短十年内完成?这说明什么?女人的身体解放,不只是一纸法令,还需要科技、市场与文化一同发力。
“天乳运动”或许并非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但它切实改变了成千上万普通女性的生活方式,让她们敢于正视自己的身体与健康。没有束胸的束缚,更多女性走进学校、走上讲台、登台演说,也让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女性价值。
不过,对于今天的我们,“天乳运动”还能给出什么启示?也许是:任何解放,都只能算一个起点;再辉煌的口号,也要落到日常的生活改造;更要让市场、科技和文化合力,才能真正让身体自主成为现实。1927年的广州,给出了一个初步答案,而这个答案,延续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信息来源:[上海《申报》1920年社论;广州政府《妇女束胸禁令》1927年公报] 参考资料:[《民国女性解放运动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