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姐
11月3日,国安部披露了两起与农业安全有关的重大案件。
1. 一名在农业公司工作的朱某,因为禁不住外国间谍间谍机关的高额报酬诱惑,将我国的“亲本种子”放进了以其他名义出口的集装箱里,试图走私到国外。亲本种子是非常重要的种子,是用于杂交实验的第一代种子,对我国的杂交植物培养和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是法律上“严禁向外出售”的商品。最终,实施犯罪的朱某被判刑,另有17人涉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
![]()
![]()
(朱某被国安机关抓获)
2. 有群众向国安机关举报说,某国领馆人员多次带着农业、生物等领域的专家,前往我国某粮食大省的农村,说是“走访调查”,实则是在收集粮食产量和储备情况的情报。国安机关接报后迅速响应,及时处置了相关人员。
![]()
(资料图:丰收的稻田)
农业安全关系着14亿中国人的饭碗,是我国重中之重的大事。而这两起案件也告诉了我们: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粮食安全早已成为国家安全前沿阵地,外国人也从没停止对我国的种质资源这一“农业芯片”虎视眈眈。
![]()
(我国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流失的危害直接体现在经济安全领域。以杂交水稻的亲本种子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种业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利益。一旦优质种质资源被窃取,他国可能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出类似品种,在国际市场上与我国形成直接竞争。我国在杂交水稻领域的技术优势也面临被削弱的风险。
![]()
(已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还可能为针对性生物攻击埋下隐患。敌对势力获取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基因数据后,理论上可以针对性地开发生物武器,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这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隐蔽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一旦变成现实,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通过控制种子供应卡中国脖子、操纵粮食市场扰乱社会秩序、以种子来获取谈判筹码等操作,显然也将是某国干得出来的事。说白了,如果他们得逞,我们中国人或许就要吃不上饭了,这就是他们的重要目的之一!
![]()
(外国曾试图窃取我国稻种)
历史已经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长期以来,外国人偷盗中国农业种子的行动从未停止。远的有英国人嫉妒中国茶叶的高额贸易利润,偷盗中国茶树种;近的有20多年前,美国孟山都公司骗取了中国东北的大豆种子,在此基础上基因改造后倾销中国,致使中国豆农以及相关炼油产业链损失惨重。这都是我们曾经的惨痛教训。而随着全球气候变迁与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全球粮食供应链不稳定因素增加,围绕粮食安全的博弈将更加复杂激烈。保护种质资源,就是保护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保护14亿中国人的生存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