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凉爽夏都·避暑西宁”避暑房成渝双城推介活动收官。当3000余只雪豹玩偶被成渝两地市民争相收藏,酸奶品尝区前排起的长队、孩子们围着雪豹玩偶的欢声笑语,以及成渝两地市民翻阅旅游攻略时发出的惊叹……西宁这场以“气候经济”为主题的千里奔赴画上句号。
10月29日至11月2日,西宁带着“19℃夏天”先后来到重庆市悦荟购物中心和四川省成都市大悦城潮汐广场。这不仅是简单的房产推介,更是一场依托气候资源的市场化试水。
这场由西宁市人民政府、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指导,西宁市房地产业协会主办,西海都市报社承办的“凉爽夏都·避暑西宁”推介会,用一组数据证明了“凉爽”的价值:万余人次现场咨询,3000余只雪豹玩偶被争相收藏,15家品牌房企携3000余套避暑房源集中亮相。
![]()
雪豹玩偶受到成渝朋友的欢迎。 新语言:当“气候”成为流通货币
“我们卖的不仅是房子,更是一种对抗酷暑的生活方式。”在西宁从事房产营销10年的柴经理说,从未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气候”的经济价值。
重庆推介会现场,一位老人戴着老花镜,仔细记录西宁历年夏季温度数据:“我在重庆过了七十多个夏天,今天回去和孩子们商量一下,要是以后能换个地方过清凉夏天也是不错的。”
在成都大悦城潮汐广场,西宁旅游攻略成为最抢手的“伴手礼”。这份攻略不同于传统景点介绍,而是以“西宁避暑的多种方式”为主题,详细介绍了高原夏季的生活场景。
“以前是我们讲,现在是市民主动询问。当地的朋友关心的是青海门源油菜花海的最佳观赏期,询问西宁夏季是否需要空调,甚至打听西宁当地菜市场的物价。”房企顾问们详细介绍西宁的优势。
新场景:从“卖房子”到“共享夏天”
此次推介会场地之所以会选择在成都大悦城潮汐广场和重庆悦荟购物中心,是因为这是成渝两地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这不是推销,而是分享。”活动承办方负责人表示,想通过这样轻松自然的方式,让成渝市民在逛街、休闲中,自然而然地了解西宁的夏天。
现场布局也别具匠心,宣传板设计色彩明亮,以蓝天白云的颜色为主题,还有雪豹拍照打卡墙以及青海特色产品品鉴区,旅游攻略取阅处紧挨着避暑房源展示。这种跨界混搭产生了奇妙的视觉反应。
一名成都市民品尝青海牦牛酸奶后,走向咨询区:“看到你们的宣传展板很好看,就好像到了高原一样,蓝天很清澈,白云很轻盈。这么好的环境,确实值得去看看房子。”从味觉体验到置业咨询,过渡得自然而流畅。
新需求:“气候移民”的一笔账单
“我算过一笔账,每年开空调的电费,加上因为炎热天气多余的支出,5年下来足够在西宁交一套房子的首付了。”从事金融行业的重庆市民陈先生笑着和置业顾问聊天。
在成都,3名退休教师组团咨询,她们最关心的是“避暑社群”:“我们想知道,夏天有多少成都人在那边,有没有固定的老年活动,医疗转诊方便吗?”
这种从“个体避暑”到“社群生活”的需求升级,反映出成渝市民对第二居所的理性看待。他们寻求的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
新对话:共同书写新故事
在这场跨越千里的对话中,文化成为最好的翻译官。青海花儿民歌表演吸引了不少成都音乐爱好者驻足。一名大学生被活动中的花儿演唱所感染:“他们的民族服饰很漂亮,而且演唱唱腔很特别,很好听,和我们川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重庆火锅与西宁牦牛肉的“邂逅”也成为趣谈。一名成都美食博主在现场品尝了青海牦牛肉干:“牦牛肉烫火锅肯定不错,明年夏天我要去西宁做一期‘高原火锅’特辑!”
这些文化细节的交流,让“避暑西宁”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变得有温度、有滋味、有旋律。
推介会落幕,故事才刚刚开始。主办方已着手设计“避暑看房专线”,期待来年组团赴清凉夏都看房置业。“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房源信息,更是一个关于19℃夏天的想象。”西宁市房地产业协会负责人说,而成都、重庆市民对活动的反馈,远超预期。
这场“凉爽”与“火热”的碰撞,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房地产推介,演变为一场关于生活方式、气候资源、区域协作的深度对话。当西宁的清凉与成渝地区的热情相遇,两个看似距离很远的地方,正在共同书写一个关于夏天的新故事。
(来源:西海都市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