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女网红直播吃“麻辣蛇肉”,法医尸检后愣住:她吃的不是蛇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医生,快救救我们珊珊!她直播吃完东西就这样了!”工作人员一把拽住急诊科医生,语气急促,整个人都慌了神,额头冒着汗。
担架上,吴珊珊面色苍白,嘴角残留着红褐色的油渍,双眼紧闭,胸口微微起伏,手指不断地抽动,像在极力挣扎,却什么也抓不住。
“她到底吃了什么?”医生连忙吩咐护士准备抢救,同时严肃发问。
“麻辣蛇肉,是直播用的菜。”
“蛇肉?”医生听罢瞳孔一缩,看着吴珊珊身上的症状,心头猛然一紧,语气凝重起来:“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她吃的……很可能根本不是蛇!”




吴珊珊今年二十四岁,出生在江西一个靠近山坳的小村庄。家里穷,房子年年漏雨,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她上面没有哥哥,下面却有一个弟弟,是全家唯一的“希望”。父母干了一辈子地,不识字,也不信“女孩读书有用”。她初三那年明明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却被母亲一句话拦住了路:“家里供得起你弟,不供得起你。”
她不甘心,但也没用。没过多久,她背着一只帆布包坐上了开往东莞的绿皮火车,连行李都没几样,就带着一床棉絮和几十块生活费,去了传说中的电子厂流水线。
头两年,她在组装车间装摄像头,班倒三班,食堂饭总是半冷半热,到了工资发下来扣完社保水电,剩下的钱勉强够交房租。工厂不包住,女工们晚上挤在十平米的小单间,一人一张上下铺,连翻身都怕吵到别人。
后来她试着转行,学过半年美容美甲,可顾客挑剔、师傅苛刻,指甲刚练熟就起了灰,客人看见都皱眉头。她也试过去早餐店帮厨、做话务员、穿过卡通布偶去商场门口跳舞,但都干不长。
她不是没努力过。只是每换一个岗位,就像换一次命运的门槛,而门槛后头依然是高墙。
打工这些年,她从没攒下几千块存款,父母从未问她过得如何,倒是三番五次地打电话让她寄钱给弟弟交学费、买摩托。她没哭过,也没闹过,朋友圈一张自拍也没有,手机相册里最多的是外卖截图和工卡照片。唯一稳定的是她的饭量。
吴珊珊一直都吃得比常人多。别人吃一盒饭她吃两盒,别人喝豆浆她要配两个包子加一个鸡蛋。她胃口好得吓人,哪怕再累再苦,也要填饱肚子。工友打趣她说:“你能吃成富婆。”她回以一笑,从不当真。
直到有一天,工厂裁员,她失了业。在出租屋窝了两天,翻着短视频发呆,忽然刷到一个女孩吃烤猪蹄的视频:酱油泛光、辣椒翻滚,女孩吃得热汗直流、嘴角泛红,弹幕全是“好香”“看饿了”“猛女”。那一瞬,她心里像有东西被点燃了。
她盯着视频看了好久,忽然心想:“我吃得比她还多,怎么不能试一试?”
那晚,她从兜里掏出最后的几百块钱,跑去附近农贸市场,买了五包火锅底料、六桶泡面和一些便宜的肉肠豆皮,又从二手网上淘了个手机支架和环形小灯。没有专业设备,也没有滤镜调色,她只想拍一条完整的“吃饭视频”。
她的第一次直播,是在晚上十点开始的。出租屋昏黄的灯泡晃着,她坐在折叠桌前,煮好满满一锅泡面,堆着香肠、白菜、土豆片,一筷子一筷子往嘴里送,没说一句话,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面条,二十分钟吃得干干净净。最后,她把锅底的汤端起来,一口喝完。
那条视频只换来了寥寥三十几个点赞。评论区几乎没人留言,大多数都是涨粉营销号。她心头有点空,但没灰心。接下来三天,她又录了三条视频:啃烤鸡翅、吃麻辣牛肉、咬玉米火腿卷,每次都实打实地吃完,拍摄环境依然是那个小屋,桌子油迹斑斑,光线偏暗,但她从没删过任何一秒镜头。
直到第七条视频,她试着加码挑战自己。那天她吃的是红油火锅面,配料有六包泡面、两只鸡蛋、半袋牛百叶、满满一盘豆皮。她吃得快,咀嚼声清晰,辣到直抹汗,眼睛被辣红,嘴唇发亮,汗水顺着脖子滑下。视频最后,她看着镜头喘气,说了句:
“今天是真吃撑了,像顶上有东西要爆出来。”




第二天一早,她打开手机,看见播放量冲上三万五,评论有几百条,全是“你太能吃了”“真实不做作”“比网红强多了”。那天,她涨粉五千。
吴珊珊意识到,这或许是她第一次被人认真看见。不是因为外貌,不是因为学历,而是因为——她会吃,也敢吃。
她把账户里的余额全用来添置设备:背景布、三脚架、灯带,还囤了十斤冷冻鸭脖。她告诉自己:这一次,或许真能吃出一点人生的选择权。
吴珊珊爆红之后,开始有规律地更新视频内容。
她的拍摄节奏逐渐稳定下来:每隔一两天录一条,上午去市场找食材,下午录制,晚上剪辑,准点发布。吃的东西也随着人气增加变得“重口”起来——麻辣兔头、五香牛蹄筋、香辣鹅肠、炭烤猪脑……只要画面足够冲击,声音足够“爽感”,她就会尝试。
但互联网热度始终漂浮不定。有一周,她连续发了三条内容,播放量却远低于预期。正当她感到有些失落时,评论区里忽然跳出一句:“你敢吃蛇吗?整条麻辣的那种!”这条评论被快速点赞置顶,下面立马跟了一长串“+1”、“快整条蛇吃掉”、“吃蛇你不配称吃播”之类的留言。
最初她是抗拒的。她从小在农村,知道蛇的危险性,也听说过有人吃蛇食物中毒,甚至送了命。她对蛇有天生的恐惧——不是怕咬,而是怕那种滑腻的质感与眼睛里那种让人发冷的光。哪怕蛇肉熟透,她也从未尝试过。
但几天后,她收到了平台发来的“优质创作者激励通知”,附带一条备注:“你的内容具备突破潜力,建议多尝试‘勇气挑战类’方向。”





她动摇了。为了活下去、翻身,她已经退无可退。于是,她点进那条热评,回复了一个字:“行。”
很快,一家自称“山珍特供”的商户私信她,说可以提供“炭烤麻辣蛇肉”,是已处理过的野生蛇,重量大约两斤五两,炭火慢烤,搭配特调香料,保证“干净安全”。对方报价高达一千八,还特别注明“非人工养殖,限量供应”。
吴珊珊犹豫了一个晚上,还是付款下单。
三天后,快递到了。包装是一个加厚泡沫箱,打开那一刻,一股混杂着焦香与药材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裹着一整条颜色黝黑、边缘泛红的炭烤蛇肉,蛇头已经去掉,但蛇身弯曲盘绕,鳞片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她不敢细看,只是拿起刀快速将其剁成几段,又撒上葱花和干辣椒,用喷枪稍微加热了一下。
那晚七点整,她开播了。
直播标题是:“挑战麻辣整条蛇,非传统食材,真实吃播。”
直播刚开始几分钟,在线人数就迅速突破八千;十分钟后,数据破两万,并被平台标注为“高关注挑战类内容”。评论区飞快刷屏:“太猛了!”“这是真的吗?”“她不怕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