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章鱼姐讲热点
编辑 |章鱼姐讲热点
本文共1099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历史书上的铅字,曾是他亲历的日夜。今天,一位亲历淮海战役、参与渡江作战的老兵——黎清,在杭州安然归队,享年98岁。当我们通过屏幕回顾他的一生才发现,原来课本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离我们如此之近。他用近一个世纪的时光,在战火中守护山河,在和平年代建设家园。此刻,让我们安静地读一读这位“身边英雄”的故事,为他点亮一盏心灯。
一、17岁少年奔赴战场,“总前委参谋”亲历历史瞬间
1945年,还是个17岁江苏少年的黎清,在淮南加入了新四军。这个决定,开启了他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一生。
![]()
在淮海战役的炮火中穿梭,在渡江战役的波涛上前行,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总前委参谋处的参谋。战功册上记载着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七次的荣誉,每一枚奖章背后,都是枪林弹雨里的生死考验。
特别让人触动的是,这位曾经的战场精英,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荣光里。解放后,他在华东军区、南京军区司令部继续奉献,在作战、情报等多个关键岗位任职。从战场到机关,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守护家园的初心。
二、司令员的创新:他让“民兵预备役”焕发新生
1983年,56岁的黎清调任浙江省军区参谋长,后担任司令员。很多人以为这是个“养老岗位”,但他却在这里干出了一番新事业。
- 他对全省民兵预备役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得到了军委、总部的肯定,还在更大范围得到推行。这说明他的眼光超前,真正想到了未来国防需要什么。
更难得的是,这位从战场走来的老将,始终保持着学习与思考的热情。他三次参加全军军事理论研讨会,发表多篇关于未来作战的论文,还被聘为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理事。身上带着战火烙印,眼中望着未来战场——这样的格局,令人敬佩。
三、从战场到地方:“普法司令”的另一面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铁血司令在地方建设中同样展现了远见。
担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常委期间,他成为省委“二五普法”联席会议召集人之一,亲自抓全省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他不仅提议制定了几部地方性军事法规,更为浙江省的法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指挥作战到推动普法,这位老兵的“战场”在变,但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始终未改。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一代人的担当——国家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发光发热。
四、离休不褪色:用余生守护历史记忆
1993年离休后,黎清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他担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把余生投入到了历史传承中。
这或许是最让人动容的部分——他们那代人用青春书写了历史,晚年又不遗余力地守护这段历史,唯恐后人忘记。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历史的火炬传递下去。
结语:
黎清老英雄的逝去,是一个时代的渐行渐远。但他用98年的人生告诉我们:英雄并非遥不可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曾在战场上冲锋,也在平凡岗位上耕耘;他们创造历史,也守护记忆。
今天,让我们记住的不仅是“黎清司令员”,更是那个17岁参军的热血少年,那个在总前委挑灯夜战的年轻参谋,那个在浙江推动创新的司令员,那个为普法奔波的老者。
送别老英雄,也送别一个时代。但精神不灭,记忆长存。如果你也曾被这位老兵的故事触动,请点亮右下角的小心心,让我们一起,送他一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