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是不是总觉得浑身乏力、手脚冰凉?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脸色也暗沉无光?
在中医看来,这是 “气虚” 的表现!
那么,如何让疲惫的身体变得元气满满呢?
其实调理不用费尽心机,黄芪、党参、枸杞、大枣这四味常见食材,正是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秋冬补气 “黄金组合”,其配伍逻辑在《本草纲目》《伤寒论》中均有佐证。
黄芪
黄芪是一味大家熟悉且常用的中药。李时珍盛赞其为“补者之长”,清宫更是将其列为 “补气诸药之最”,民间那句“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绝非虚言。
![]()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尤其适合气虚体质人群。其药性温和,可长期服用调理身体。
党参
中医认为,党参性味甘、平,入肺、脾经,有补中益气之功,适用于气虚不足,主要是脾肺气虚所致病证。《本草从新》言其“主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本草纲目拾遗》言其可“治肺虚,能益肺气”。
党参补气而不上火、补水而不生湿、养血而不滋腻,健脾而不燥、润肺而不凉,气血两亏、面色黄的人,可以长期服用党参。
枸杞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滋肾,润肺,明目”,可见,枸杞能够滋养肝肾、改善视力、缓解眼睛疲劳,常用于改善头晕眼花、视力模糊、腰腿酸软等症状。和补气的黄芪、党参搭配,既能中和补气药材的温热感,又能滋养肝肾,让调理更全面。
大枣
在不少人的秋冬养生清单里,红枣总是补血益气的首选。
![]()
《神农本草经》将大枣列为“上品”,称其“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秋冬季节昼短夜长,光照减少,有的人容易产生情绪低落、疲惫、睡眠问题。大枣富含铁质和维生素C,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可用于失眠、倦怠乏力、面色苍白等气血不足的症状。
这个秋冬,不妨家中备点上述食材,为自己和家人泡上一杯温暖的养生茶,让整个秋冬元气满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