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岁的齐白石,画了一个老虎,送给了一个过生日的朋友,后来这幅画拍了3200万,有意思的是,这幅画说的是老虎,连老虎的脸都不露出来,就画了个背影。
齐白石画这只虎的时候已是九旬老人,手上老茧还在,指甲泛黄,握笔的动作和年轻时没什么两样,身边围坐着几个熟悉的朋友,屋里弥漫着浓烈的墨香,他坐在炕沿上,身子微微前倾,细细描着那实则陌生的虎背,一如他年轻时那般认真。
![]()
家乡的泥土气息,始终没从齐白石身上散去,小时候家里穷,屋顶漏雨,米缸常年见底,母亲的双手干裂如树皮,他从小捡柴割草,白天做木活。
从普通木匠到雕花木匠,他的心里勾勒出什么是美,什么是画,他开始学着画画,比照着乡下的一草一花、一虫一鸟。
二十七岁那年,胡沁园赏识他,帮他脱离苦日子,收他做徒弟,教他诗书字画,齐白石这才敢在画上署名,在对方的帮助下,渐渐有人来找他来画画,日子虽然没多大改变,但比过去要轻松许多,齐白石下定决心将精力都投入到画画上。
山野长大的孩子,老虎的样子只在故事里听过,乡下人只见过田里的老鼠,哪见过真虎,小时候的齐白石画得多的还是田螺、青蛙,还有家门口的鸡鸭,朋友家的老虎皮,他摸了半天,还是觉得画不出那种威风。
杨虎的名字里带个虎字,年轻时在外做事,脾气刚烈,和齐白石是忘年交,不过后来两人思想不同,又住在不同地方,见面少了,这次五十寿宴,杨虎托人捎话,请他过去参加。
过去的交情放着呢,齐白石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愿意走这一遭,送什么礼物都不如送他亲手画的画最好
![]()
寿宴那天,院子里摆满了长桌,亲朋好友轮番上菜,杨虎坐在主位,身后挂着红布,齐白石一身长衫,拄着拐杖慢慢走来,手里捧着那卷还没干透的画,院里一时安静下来,连鸡犬都不叫了。
画轴缓缓展开,众人探头望去,只见一只老虎趴背对着众人,尾巴微卷,老虎的脸却藏后面,朋友们面面相觑,有人憋不住笑出声,说这猫画得倒是像,杨虎脸色变了,手指僵在桌沿。
齐白石看在眼里,笑道:“虎在山中,不见脸也有气势,真有本事的,何必时时露锋芒。”
有人听懂了,有人没听懂,杨虎低头不语,半天才说一句:“倒会藏巧。”
从小到大,齐白石没见过几只活虎,他画这只虎,更多是画自己,多年穷苦日子,什么风浪没见过,画到九十岁,反而不再追求热闹和张扬,留给别人一个背影,也算是一种总结。
杨虎年轻时喜欢张扬,常说做人要像虎一样,走到哪里都要让人怕,这些年时代变了,朋友之间的距离也远了,齐白石画给他的老虎,是提醒,也是一种祝福,人生半百,能安静趴着,已是不易。
寿宴散了,画被收起来,杨虎用红布包好,说以后要挂在堂屋正中,齐白石只是摆摆手,拄着拐杖慢慢走出院门,背影和画上的老虎重叠在一起,安静中带着点倔强。
这幅画多年后出现在拍卖场,2010年,拍卖的大厅里人声鼎沸,画刚亮相就有人举牌,现场气氛紧张,最终3200万成交,拍卖师一锤定音,场面比寿宴还热闹。
有人分析价格为何如此之高,说是齐白石晚年的巅峰之作,也有人说,是因为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普通的画家,从未敢这样留白,齐白石的背影虎,却让人越看越有味道。
![]()
齐白石从来不追求表面的“像”,小时候没师父教,画什么都靠观察,画虾画得活,是因为田里每天能捉到几只,画老虎难,是因为一辈子顶多摸过几张老虎皮,画到晚年,反而更喜欢用留白和想象。
画展上,这只背影虎总是引人驻足,没见过老虎的齐白石,画的却是世间最像的老虎,他画的不是虎的样子,而是虎的性格,也是自己一生的写照。
齐白石的画不需要太多解释,懂他的人,一看背影就明白,不懂的人,便只能看个热闹,3200万的价格,不过是给多年友情和人生阅历的一个标价。
参考信源:齐白石把老虎画成“病猫”,凭什么卖3200万?专家:你往尾巴里看——上游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