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曦站在十七楼的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玻璃。
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车流如同一条条光带,交织成繁华而冷漠的网。
就在昨天,她还在为“启航”项目连日加班,试图找出那个萦绕心头的设计疑点。
而此刻,她的手机屏幕上,是公司微信群那张引爆全场的照片——疾驰的车窗外,是飞速倒退的公路护栏。
配文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却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了难以想象的波澜。
大巴车绝尘而去的瞬间,服务区空旷的停车场上只剩下她孤身一人。
她没有尖叫,没有立刻崩溃地打电话质问,只是静静地看着车辆消失的方向。
一种冰冷的明悟取代了最初的错愕:这不是意外,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孤立。
她想起萧正豪在会上那不容置疑的驳回,想起蔡玉姝偶尔投来的审视目光。
所有这些碎片,在那个瞬间拼凑成一个清晰的信号:她触碰了不该触碰的东西。
那个关于“启航”芯片的隐患,远比她想象的更为致命,甚至牵涉到某些人的根本利益。
所以,他们选择用这种方式让她“消失”片刻,作为一种警告,或者说,羞辱。
但他们都低估了林若曦,低估了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技术骨干骨子里的韧性。
她没有按常理出牌,没有求助,没有妥协,而是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
直接上了对手公司的车,并将这个事实公之于众。
这张照片只是一个开始,随之而来的风暴,将彻底撕开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
而那个关于“启航”项目的真正秘密,也将在这次决绝的反击中被层层揭开。
![]()
01
键盘敲击声在深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像孤独的心跳。
林若曦揉了揉发涩的眼睛,视线再次聚焦在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和数据流上。
“启航”项目是恒科电子今年押下重注的核心,一款旨在抢占高端市场的新型芯片。
作为技术骨干,她负责其中最关键的通信模块设计与验证。
项目进度压得很紧,整个部门已经连轴转了好几个星期。
办公室的日光灯早已熄灭,只有她工位上的台灯散发着昏黄而专注的光晕。
窗外的城市已经沉睡,唯有零星的灯火与天边的星光遥相呼应。
她端起已经凉透的咖啡,轻轻啜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她精神微微一振。
白天嘈杂的办公室此刻万籁俱寂,这种静谧反而让她更容易沉浸到技术的世界里。
她喜欢这种心无旁骛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眼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鼠标滑轮滚动,屏幕上的仿真波形图如瀑布般流淌。
突然,她的手指停顿了一下,眉头微微蹙起。
在一段看似正常的数据传输序列中,有一个极其细微的时序偏差。
这个偏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常规测试下很可能被当作背景噪声过滤掉。
但林若曦的直觉告诉她,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她调出底层代码,一行行地仔细审查,试图找出这个微小波动的根源。
时间在专注中无声流逝,窗外的天色由墨黑渐渐转为深蓝。
当她终于追踪到问题可能源自一个底层时钟信号的分频逻辑时,墙上的挂钟指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三点。
她深吸了一口气,并没有立刻下结论。
而是重新构建了一个更加精细的仿真模型,输入了极端条件下的测试向量。
屏幕上的波形再次跳动起来,这一次,那个微小的偏差在特定条件下被急剧放大。
最终导致整个数据包在持续高负载下出现致命性的丢包和错误。
一个冰冷的结论浮现在她脑海:这是一个深埋在设计初期的隐患。
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下或许相安无事,可一旦遇到极限压力,芯片性能将断崖式下跌。
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这对于标榜高可靠性的“启航”芯片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她靠在椅背上,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但更多的是一种发现真相后的沉重。
这个项目倾注了团队太多心血,也承载着公司未来的战略期望。
发现如此严重的问题,意味着前期的大量工作可能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她保存好所有数据和仿真记录,关闭了电脑。
站起身时,才感觉到脖颈和肩膀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传来的酸胀。
走出办公楼,清冷的晨风让她打了个寒颤。
早起的清洁工已经开始打扫街道,发出沙沙的声响。
她抬头望了望公司大楼依然漆黑一片的窗户,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安。
这个问题该如何提出?谁会相信她深夜独自发现的这个潜在风险?
尤其是,项目经理萧正豪一向对进度看得极重,最反感听到任何可能延误的“杂音”。
她裹紧了外套,快步走向地铁站,将这个疑虑暂时压在了心底。
或许,需要找一个更合适的时机,用更充分的数据来说话。
晨曦微露,照亮她略显苍白的脸,也照亮了前方未知的迷惘。
02
一周后的部门项目例会,气氛如同窗外阴沉的天气,有些压抑。
不大的会议室里坐满了项目组成员,投影仪散发着幽幽的光。
萧正豪坐在主位,手指习惯性地敲击着桌面,听着各组的工作进展汇报。
他年近四十,身材保持得不错,穿着熨帖的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但眼角眉梢间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和算计,看人时目光略显锐利。
“好,大家进度都抓得不错,继续保持。”
萧正豪听完汇报,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全场。
“ ‘启航’项目是公司今年的重中之重,蔡总那边非常关注。”
“我希望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确保按时、保质交付。”
他的语气带着惯常的压迫感,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林若曦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面前的笔记本。
那晚发现的隐患像一根刺,一直扎在她的心里。
经过几天的反复验证和模拟,她更加确认了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知道此时提出可能会触霉头,但职业责任感让她无法保持沉默。
她轻轻吸了口气,在萧正豪话音刚落的间隙,举了举手。
“萧经理,关于通信模块,我最近在做极限测试时,发现一个可能存在的时序风险。”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她身上。
萧正豪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看向她:“哦?若曦,你说说看。”
林若曦打开自己的电脑,连接到投影仪,调出准备好的数据和波形图。
她尽量用简洁清晰的语言,阐述了那个微小时序偏差在极端条件下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根据我的仿真结果,在持续百分百负载且环境温度达到上限时,”
“误码率会显著升高,甚至可能导致通信中断。”
她展示了几组关键数据,试图证明这并非危言耸听。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有几个技术同事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然而,萧正豪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不等林若曦完全说完,他便抬手打断了她。
“若曦,我知道你对工作很认真,追求完美是好事。”
“但你提到的这种‘极端条件’,在我们的目标应用场景里,出现的概率有多大?”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
“项目现在正处于关键期,任何一个小的变动都可能引起进度延误。”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理论上存在、但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问题,”
“就自乱阵脚,打乱整个部署计划。”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其他人,意有所指地补充道。
“有时候,过于纠结细节,反而会看不清大局。”
“我们要的是如期交付,拿出成果给公司看,而不是自己吓自己。”
林若曦感到脸颊有些发烫,她试图解释。
“萧经理,这不是细节问题,这关系到芯片的核心可靠性…”
“好了。”萧正豪再次打断她,语气变得强硬。
“这个问题我知道了,我会酌情考虑。”
“但目前,一切还是按原定计划进行,大家集中精力攻克既定任务。”
“不要分散注意力,更不要传播不必要的悲观情绪。”
他说最后几句话时,目光特意在林若曦脸上停留了几秒。
那眼神里没有了往常的客套,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会议在一种略显沉闷的气氛中结束。
同事们陆续离开,有人同情地看了林若曦一眼,但也没多说什么。
林若曦默默收拾着电脑和资料,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
她清楚地感觉到,萧正豪不是不相信她的发现,而是不愿意相信。
或者说,他不允许任何可能影响项目“顺利”推进的因素存在。
技术骨干张工走过她身边时,脚步顿了顿,低声快速说了一句。
“若曦,你提的那个问题…我私下也觉得有点蹊跷,但…”
他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匆匆离开了会议室。
林若曦独自坐在空下来的会议室里,投影仪还亮着,映着她有些孤单的身影。
窗外,乌云汇聚,似乎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
03
公司年度团建的日子定在了周五,目的地是邻市新开发的温泉度假村。
行政部早早就在群里发了通知,强调了集体活动和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
出发前一天下午,萧正豪特意把部门所有人召集起来,又强调了一遍纪律。
“这次团建是公司福利,也是增进同事感情的好机会。”
“所有人都必须准时到达集合点,统一乘坐公司大巴前往。”
“活动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严禁擅自离队,特殊情况必须向我本人报备。”
他说这话时,脸上带着惯常的笑容,但语气却不容置疑。
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众人,却在经过林若曦时,有片刻难以察觉的停顿。
林若曦站在人群靠后的位置,安静地听着。
她最近总觉得有些疲惫,或许是连续加班和那次会议带来的心理压力。
对于这次团建,她并没有太大期待,只当作是一次不得不参加的任务。
散会后,她回到工位,继续处理手头的工作。
同事小李凑过来,小声说:“若曦姐,听说度假村环境不错,还有个很大的温泉池呢。”
林若曦笑了笑:“嗯,放松一下也好。”
“就是萧经理要求太严了,感觉比上班还紧张。”小李吐了吐舌头。
林若曦没有接话,只是心里也隐隐有同感。
这次团建,表面上是为了放松,但总觉得气氛有些微妙。
尤其是萧正豪几次三番强调的“集体行动”,让她感到一丝说不出的别扭。
下班时,她在电梯里遇到了研发总监沈凯。
沈凯为人正直,技术出身,在公司里颇有威望,但近年来似乎被蔡玉姝副总一派架空。
电梯里只有他们两人,沈凯温和地问道:“若曦,最近工作压力是不是很大?看你脸色不太好。”
林若曦有些意外,连忙说:“谢谢沈总监关心,还好的,可能就是有点累。”
沈凯点了点头,沉吟片刻,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道。
“注意身体,工作是做不完的。‘启航’项目……你多费心。”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无奈,电梯门打开,他便快步离开了。
林若曦看着他的背影,心里那种不安的感觉又加深了一层。
连沈总监都似乎欲言又止,这个项目背后的水,恐怕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周五早上,天气晴朗,公司大楼前停着两辆豪华大巴。
同事们陆续到来,提着简单的行李,互相说笑着,气氛热烈。
林若曦穿着一身轻便的运动装,背着双肩包,准时到达。
萧正豪和几个组长站在车门口,像是在清点人数。
看到林若曦,萧正豪脸上露出笑容,主动打招呼。
“若曦来了,快上车吧,给我们技术骨干留了好位置。”
他的态度一如既往的热情,仿佛之前会议上的不愉快从未发生。
但林若曦却敏锐地捕捉到他眼神里一闪而过的异样。
她点点头,说了声“谢谢萧经理”,便上了第一辆大巴。
车上已经坐了不少人,热闹非凡。
她找了个靠窗的中后排位置坐下,戴上耳机,准备在途中休息一下。
发车前,萧正豪拿着话筒再次强调。
“路上会在枫林服务区休息一次,大家抓紧时间上厕所、活动筋骨。”
“停留时间二十分钟,听到司机按喇叭,就立刻回来集合,车不等人哦!”
他的话引起一阵笑声,大家都觉得这是经理在开玩笑活跃气氛。
大巴车缓缓启动,驶离市区,窗外的风景逐渐被田野和山峦取代。
林若曦靠着窗户,闭上眼睛,试图小憩。
但不知为何,心里总有些隐隐的不踏实感,无法真正放松。
车开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她感到有些内急,可能是早上喝了太多水。
看了看时间,估计离服务区不远了,便忍耐着。
果然,又过了十几分钟,大巴车拐进了“枫林服务区”的停车场。
车子停稳,萧正豪站起身,大声说。
“好了,大家抓紧时间休息,二十分钟后准时出发!”
同事们纷纷起身,说笑着下车。
林若曦也拿起随身的小包,跟着人流走下大巴。
她径直走向洗手间的方向,并没有注意到,在她身后,萧正豪的目光一直若有所思地跟随着她。
04
服务区的洗手间需要排队,人有点多。
林若曦等了大概七八分钟才轮到。
从洗手间出来,她感觉轻松了不少,看了看手机,才过去十分钟左右。
时间还很充裕,她不想立刻回到闷热的大巴车上。
便走到旁边的便利店,想买瓶水。
便利店里的冷气开得很足,与外面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
她站在冰柜前挑选矿泉水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大学同学群里的消息,有人分享了行业动态。
她顺手点开看了看,并回复了一条信息。
这个过程大概花了两三分钟。
付完钱,拿着水走出便利店,她下意识地朝大巴车停靠的方向望去。
这一望,却让她愣住了。
原本停着两辆恒科电子大巴车的区域,此刻空空如也。
只有几辆陌生的私家车停在那里。
她的心猛地一跳,快步走到刚才停车的位置。
地面上还有大巴车留下的轻微轮胎痕迹,但车确实不见了。
她抬起手腕看表,从她下车到现在,绝对不超过十八分钟。
距离萧正豪说的二十分钟时限,应该还有两三分钟才对。
怎么会……
她环顾四周,试图寻找公司的车辆是不是挪到了其他地方。
但服务区停车场虽大,却一眼就能望到头,根本没有大巴车的影子。
一种荒谬而不安的感觉涌上心头。
她拿出手机,首先想到的是给同部门关系还不错的同事小李打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无人接听。
她又尝试拨打另一个同事的电话,同样是冗长的忙音后归于寂静。
连续打了三四个电话,都是如此。
没有人接听,仿佛所有人的手机在同一时间都失灵了。
她不死心,找到部门的一个工作小群,发了一条消息。
“你们在哪里?车怎么开走了?”
消息发送成功,但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
群里静悄悄的,平时活跃的几个人此刻都保持着诡异的沉默。
一阵凉意顺着她的脊椎爬升。
她终于意识到,这不是疏忽,不是意外。
大巴车是故意提前开走的。而同事们,或许是被要求,或许是不愿惹麻烦,集体选择了沉默。
她被刻意地、无声地遗弃在了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夏日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身上,她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反而手脚冰凉。
服务区里人来人往,喧嚣嘈杂,更反衬出她的孤立无援。
有路过的人好奇地看她一眼,大概觉得这个独自呆立、脸色苍白的女人有些奇怪。
屈辱、愤怒、还有一丝难以置信的交错情绪,像潮水般瞬间淹没了她。
她紧紧攥着手里的矿泉水瓶,塑料瓶身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
05
林若曦强迫自己深呼吸,压下胸口翻涌的情绪。
慌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她必须冷静。
她走到服务区入口处的指示牌前,仔细查看当前位置和周边地图。
枫林服务区,位于两条高速的交汇处,距离目的地度假村还有近一百公里。
距离本市则更远,超过一百五十公里。
打车回去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未必有车愿意跑这么远。
更重要的是,她为什么要自己灰溜溜地回去?
这正中了那些人的下怀。
他们希望看到她狼狈、无助、最后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求助的样子。
她走到休息区的长椅坐下,拧开矿泉水瓶,喝了一大口冰凉的水。
冷水划过喉咙,稍微平息了一些心头的燥火。
她开始冷静地分析眼前的局面。
萧正豪是主导者吗?还是得到了更高层,比如蔡玉姝的默许甚至指示?
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她在会议上提出了那个隐患,挑战了他的权威?
还是说,那个“启航”芯片的隐患,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她尚未触及的秘密?
这次“遗忘”,是一次警告,还是一次更彻底排挤的开端?
她想起最近几个月,萧正豪对她态度微妙的变化。
从最初的倚重,到后来的挑剔,再到会议上公开的驳斥。
以及蔡玉姝偶尔在走廊遇见时,那看似随意却带着审视的一瞥。
所有线索似乎都指向那个她发现的问题。
他们不想让她深究,甚至可能希望她知难而退,主动离开项目组,或者……离开公司。
如果她现在打电话向萧正豪质问,会得到什么答复?
大概率是故作惊讶的道歉,然后假惺惺地安排车辆来接她。
然后呢?这件事就会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过去,而她则会背上一个“麻烦”、“不合群”的标签。
或者,她可以联系家人朋友,让他们开车来接。
但这同样意味着妥协,意味着她承认了自己处于弱势,需要被救援。
而且,会将关心她的人卷入这场令人不快的职场纷争。
不,这都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她林若曦,从来不是逆来顺受的性格。
只是平时的她,习惯于用专业和能力说话,不愿将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人际斗争上。
但沉默不代表懦弱。当底线被触碰,她会用她的方式做出回应。
一个念头,逐渐在她清晰起来的思绪中成型。
大胆,甚至有些冒险,但或许是打破眼前僵局,甚至扭转被动局面的唯一方法。
她拿出手机,在通讯录里滑动着。
掠过了一个个同事、朋友、家人的名字。
最终,手指停留在一个备注为“陈熠楠-创芯科技”的名字上。
陈熠楠,她的大学同学,如今是对手公司创芯科技的项目负责人。
两人在校时关系不错,毕业后虽在不同公司,但偶尔会在行业论坛上相遇,保持着君子之交。
陈熠楠曾多次公开或私下表达过对林若曦技术能力的欣赏,甚至半开玩笑地发出过邀请。
当时林若曦并未当真,只觉得是客套。
但现在……
她看了一眼时间,估算了一下。
如果她没记错,创芯科技最近好像也在邻市有一个行业交流活动,时间差不多就是这几天。
她不再犹豫,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通,传来陈熠楠熟悉而略带惊讶的声音。
“喂?若曦?真难得,你会主动给我打电话。”
他的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正在户外或车上。
林若曦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如常。
“熠楠,不好意思打扰你。你……现在方便说话吗?”
“方便,我刚开完会,在回市区的路上。怎么了,听你声音有点不对?”
陈熠楠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林若曦简略地说了一下自己的处境,省略了具体缘由,只说被公司大巴落在了服务区。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陈熠楠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发个定位给我,我离枫林服务区不远,大概二十分钟能到。”
他的果断和没有多问,让林若曦心头微微一暖。
“谢谢,麻烦你了。”
“跟我还客气什么,等着,马上到。”
挂断电话,林若曦将定位发了过去。
然后,她站起身,走到服务区相对显眼的路边等候区。
内心不再有彷徨和愤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和决绝。
她知道,当陈熠楠的车停在她面前的那一刻,很多事情将发生改变。
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06
二十分钟后,一辆黑色的SUV精准地停在了林若曦面前。
车窗降下,露出了陈熠楠带着关切的脸。
“若曦,上车。”
他利落地打开副驾驶的车门。
林若曦拉开车门坐了进去,车内凉爽的空气让她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一些。
“谢谢。”她系好安全带,再次道谢。
陈熠楠没有立刻开车,而是仔细看了她一眼。
“脸色不太好。到底怎么回事?恒科的电子的团建,怎么会把大活人给落了?”
他的语气带着不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气。
林若曦苦笑了一下,简短地将之前会议上提出隐患遭驳回。
以及今天萧正豪特意强调集体行动,最后大巴车提前开走的事情说了一遍。
她没有过多渲染情绪,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
陈熠楠听完,眉头紧锁,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着。
“萧正豪……我听说过这个人,风评似乎不怎么样。”
“但用这种下作手段,也太离谱了。看来你发现的那个问题,戳到他们痛处了。”
他是行业内的人,一点就透,立刻明白了关键所在。
林若曦点点头:“我猜也是。那个隐患可能比我想象的更严重。”
陈熠楠启动车子,平稳地驶出服务区,汇入高速路的车流。
“你有什么打算?回市区还是……”
“去度假村。”林若曦看着前方,语气平静却坚定。
陈熠楠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还去?去找他们理论?”
林若曦摇摇头,嘴角泛起一丝冷峭的弧度。
“理论?那太便宜他们了。”
她拿出手机,点开公司的微信群。
这个群平时主要用于发布通知和一些不痛不痒的交流。
此刻,群里静悄悄的,大概所有人都以为她还在服务区焦急无助。
她打开相机,调整角度,对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拍了一张照片。
蓝天白云,笔直的高速公路,充满动感。
然后,她开始编辑信息。
陈熠楠用余光瞥见她的动作,似乎猜到了什么,脸上露出惊讶又带着点佩服的神情。
“若曦,你这是要……?”
“给他们一个‘惊喜’。”林若曦淡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