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在世,常闻“三渡”之说:渡人,渡己,渡心。世人多渴盼渡人成事,却鲜少知晓,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此中真义,看似深邃难寻,实则藏在日常里的每一次心念流转间。
我曾见许多人,终日奔忙在“渡人”的途上:或为他人指点迷津,或慷慨解囊相助,或苦口婆心劝解。这份心意固然可贵,结局却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自身尚在人生苦海中浮沉,又怎能稳稳托起他人上岸?恰如不会游泳之人,见人溺水便贸然跃入,到头来不过多添一个挣扎的身影罢了。
可渡己,亦非易事。人总易困在过往的回忆里,又被未来的忧虑缠住,反倒把当下的日子过得混沌糊涂。过去的事早已无法挽回,偏要反复咀嚼回味;未来的事尚未发生,却要费尽心思算计。这般心境,如同背着沉重行囊赶路,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我认识一位老者,一生历经风雨坎坷,晚年却活得从容自在。问他有何秘诀,老人只淡淡道:“昨日之事,好比昨夜的灯,灭了便不会再燃;明日之事,如同清晨的雾,没看见就不必烦忧。”原来渡己的关键,不过是把心思稳稳安在当下这一刻。
![]()
而渡己之前,更要先渡心。心若浮躁难平,世间万事都会变成牵绊;心若能沉静下来,再难的难题也会生出解法。之前有位邻居,夫妻二人总为琐事争执,家里常年不得安宁。直到一日,妻子突然病倒,丈夫在病榻前日夜照料,反倒悟出了许多道理。后来妻子痊愈,家中再也听不到争吵声。问起缘由,丈夫说:“守在病床前看她熟睡的模样,忽然就懂了,所谓的对错、输赢,比起她平安无事,根本不值一提。”心念轻轻一转,过往的执念便尽数消散。这正是“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
细观世人的烦恼,多半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心里面先长出了荆棘。一件事,看得开与看不开,只在一念之间;一样东西,放得下与放不下,全凭心意转变。就像手中握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若轻轻张开手掌,反而能留住更多。
人海浮沉,起落悲欢,本就是人生常态。若能先渡心,让心变得像静水般澄澈平稳,渡己自然水到渠成;自己先站稳了脚跟,再去渡人,才能真正帮到他人。这“三渡”的顺序,实在容不得颠倒。
![]()
如今的人总爱向外寻求答案,却忘了,真正能载我们渡过人生风浪的船,从来都在自己心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