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是美国开创的一种新型无人机结构,其典型代表就是由美国神盾AI公司(Shield AI)研发的MQ-35A V-BAT无人机(V-BAT的研发公司本来马丁无人机公司,但这家公司在2021年被神盾AI公司收购了。)
![]()
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条形机身,机身尾部安装了一部涵道式风扇,在机身中部/中后部安装一对大展弦比机翼,可以极为高效快速的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既能节省起降空间,又能保证较高的水平飞行速度。比如V-BAT,其最大水平飞行速度可达到166公里/小时,但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也有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就是不太容易外挂载荷,因此大多只能在机头安装各类侦测设备作为无人侦察机使用,当然理论上也可以安装炸药作为巡飞无人机使用,但要想察打一体就有点难了。
![]()
![]()
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单位、海军运输船以及民用船只对V-BAT这类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非常欢迎,因为可以大大节省甲板空间,并且大部分军舰都不需要额外为这类无人机改造甲板空间,并且可以在很多位置进行起降。因此,V-BAT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许多国家都准备引进或者开发类似的无人机,相信尾座涵道式结构的无人机未来必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路线。
![]()
在V-BAT刚出现的时候,国内就开始进行技术跟踪了,秉承着“走美帝的路,让美帝无路可走”、“能够薅秃鹰毛的兔子才是好兔子”的工作理念,各大研发机构迅速推出了多型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并快速的走完了设计制造过程,在这个领域又形成后发先至的局面,目前已经在许多领域形成了实际应用。
中航工业成飞所
成飞所是较早推出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单位,之前在航展中展出过“云影 CS-8”,后来又开发出“文鳐”,推测前者可能偏向军用,后者可能偏向民用。“文鳐”目前已经被应用于应急单位进行灾害观测等工作,从现场来看,其垂直起降能力确实非常强悍,比无人直升机还好用,是目前国内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中曝光度最高的型号。
▲云影CS-8
![]()
▲文鳐
![]()
![]()
![]()
![]()
融通六十所(原总参六十所)
60所的尾座涵道式垂直机枪无人机项目也是跟踪美国较早的项目,在2024年航展中进行了展出,从外形结构上来看,基本上就是美国V-BAT的翻版,这个项目已经进行过飞行试验,但目前没有看到应用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RVT-3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航也有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研发项目,其祥云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在2023年的航空学院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星系级”作品(特等奖),不过这个只能算学生作业。
▲祥云
![]()
![]()
![]()
![]()
千帆智能
千帆智能属于在研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研发项目型号最多的单位,有多个不同规格的型号,但目前似乎并没有成熟。
▲F240等多型
![]()
众所周知,国内的无人机行业极度内卷,虽然尾座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属于较新的结构和技术,国内各个无人机公司和研发机构介入的时间较晚,但一旦有一家成功了,一定会形成前呼后拥的局面,到时候就真不知道会将美国V-BAT项目甩到哪里去了,美帝的鹰毛迟早要被薅得一根不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