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文科在投降视频中颤抖着说:“指挥部早已抛弃我们,没有补给,没有援兵,我们无能为力了。”这段视频揭开了红军城乌克兰守军的绝望处境。
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视频显示,被围困在红军城的乌克兰军人已开始投降。两名乌军俘虏讲述被包围期间的艰苦条件和指挥部的冷漠态度,解释了他们决定投降的原因。
与此同时,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坚决否认红军城被包围的说法,声称“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赫拉德城市群并未被俄军包围或封锁”。
- 陷落的“咽喉”:红军城战略地位
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的争夺趋于白热化,源于其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这座城市位于顿巴斯核心区域,控制着通往顿巴斯前线的两条铁路干线和公路网络,是乌克兰煤炭工业中心。
![]()
作为乌克兰顿巴斯防御体系三大支柱之一,这个城市承担着乌军东线后勤枢纽功能。如果俄军完全控制这里,将切断乌军顿涅茨克军事集群的补给走廊,并为俄军进入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开辟道路。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军自2024年8月对该市周边发起大规模进攻。至今年8月初,俄军攻陷顿涅茨克西部重镇恰索夫亚尔,从南、北两面形成对该城市的包围态势。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0月27日晚的视频讲话中承认,波克罗夫斯克是俄军最主要的攻击目标,俄军在该方向集中了最多的攻击部队。
![]()
俄罗斯国防部11月1日公开的视频显示了被包围在红军城的乌克兰军人已开始投降。
视频中,乌克兰军人维亚切斯拉夫·克雷文科和斯坦尼斯拉夫·特卡琴科讲述了被包围期间的艰苦条件以及决定投降的原因。
“无人机四处盘旋,炮火纷飞,既无法进驻也无法撤离,伤员无法转移。”一名被俘乌军士兵这样描述包围圈内的绝望处境。
在俄军占领红军城以北格里申卡河沿岸区域和罗金斯克西南方向区域后,乌军已陷入被包围的境地,包围圈的面积约60平方公里。
俄罗斯国防部当天还表示,俄军击溃了一支被紧急派往红军城的乌克兰特种部队。乌方曾表示本周早些时候已在该地区部署特种部队,并派出“黑鹰”直升机执行任务。
“从直升机上下来的全部11名人员均被击毙。”俄国防部称,俄军正在红军城推进并清理该地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双方对红军城战况的表态截然不同,展现了信息战的激烈程度。
俄罗斯国防部高调公布乌军俘虏视频,并详细说明战果:过去一昼夜,“中部”军队集团仅在红军城附近就消灭了乌军190名军人,摧毁大量装备。
俄方称,在“中部”军队集团行动区内,乌军损失超405名军人、2辆装甲战车、7辆汽车和3门野战炮。
乌克兰方面则坚决否认被包围的说法。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11月1日称,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赫拉德城市群并未被俄军包围或封锁,目前乌军正开展综合行动。
乌军称正增加在波克罗夫斯克的突击小组。乌方消息人士还表示,俄方称打死乌军特种部队空降人员的说法不符合事实,该特种部队小组正在指定区域展开行动。
![]()
透过被俘乌军士兵的叙述,红军城内乌军的困境逐渐清晰。
被俘乌军士兵维亚切斯拉夫·克雷文科在视频中讲述了他们的处境:“我明白指挥官早就弃我们而去了。我和战友试图在一栋民宅中组织防御,但后来决定还是投降。”
指挥官抛弃、后勤断绝,成为士兵们决定投降的关键因素。另一位名叫特卡琴科的战俘也谈到被困部队的艰难处境,以及乌军指挥部的冷漠无情。
造成这种绝境的原因,是俄军精准掐断了乌军的“生命线”。俄军采取“三面包围+火力封锁”的战术,北、东、南三面形成压迫,只在西侧留下一条约15公里宽的通道,却用炮火和无人机把这里变成了“死亡走廊”。
乌军的补给车队根本无法突破,有运输小队试图夜间送弹药,结果在公路附近被俄军无人机发现,士兵受伤只能弃车撤退,这样的失败补给尝试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补给线被切断后,城内乌军日均弹药消耗不足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部分士兵只能靠压缩饼干和雨水充饥,伤员也无法撤离。
红军城的战斗已成为乌克兰冲突的缩影,它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折射出乌克兰在指挥与组织上存在的问题。
俄罗斯军事专家指出,红军城的胜利对俄军而言是重要里程碑,拿下这座交通枢纽后,俄军可打通向乌军顿涅茨克西部据点的进攻通道,形成对周边重镇的合围,瓦解乌军在顿涅茨克构建多年的防御体系。
![]()
也有观点认为,乌军可能是有意放弃红军城,以此消耗俄军兵力,并借此争取更多西方援助。事实上,红军城失守后,美国加急批准了对乌援助,欧洲多国也承诺继续提供支持。
这场战役的意义远超一座城市的得失,可能成为俄乌冲突从长期胶着走向阶段性转折的关键标志,后续双方在顿涅茨克的战略博弈将更加激烈。
红军城失守可能引发乌军防线连锁反应,顿巴斯局势将迎来重大转变。如果乌军彻底失守,俄军下一步就能直接威胁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乌军东部防线将全面动摇。
红军城的硝烟尚未散尽,乌克兰士兵的投降视频已在全球传播。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已完全控制这座城市,而乌克兰军方仍否认被包围的说法,强调正在进行“综合行动”。
红军城的战局走向将决定整个顿巴斯的命运。一位前线士兵在投降前留下的最后话语是:“我们已经身心俱疲,无能为力。”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