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的广州广东奥体中心,聚光灯早早聚焦于10米跳台。当18岁的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踏上跳台热身,现场观众瞬间沸腾——这是这位两届奥运冠军时隔五个月伤退后,重返正式赛场的复出之战,而赛前训练视频中,她标志性的“水花消失术”再度上演,让所有期待有了最坚实的回应。
![]()
五个月前,脚踝距腓前韧带损伤与腰椎劳损迫使全红婵接连退出全国跳水冠军赛与世锦赛,青春期身高骤增15厘米、体重增加近10公斤的生理变化,更让她面临空中姿态控制的全新挑战。但从备战训练来看,这位“天才少女”从未停下脚步:高压氧舱康复、AI辅助训练,每天8小时的馆内打磨,让她不仅将动作完成度恢复至巅峰期90%,更攻克了3.8难度的新动作。训练视频里,她起跳、翻腾、转体一气呵成,双手相握掌心垂直下压的标志性动作精准到位,入水瞬间仅泛起细密涟漪便归于平静,裁判席集体侧目,“水花消失术”的极致美学再度重现。
此次复出,全红婵的参赛计划藏着团队的深思熟虑。她主动放弃单人项目,专注于女子团体双人10米台与双人10米台两项赛事,既为减少身体负担规避伤病风险,也为广东队团体卫冕注入关键力量 。广东队特意为她搭配的搭档王伟莹,兼具跳板与跳台双线实力,两人的配合融合了经验与顶尖技术,成为冲击金牌的核心组合。11月2日上午完成团体赛亮相后,当晚7点她再披战袍出战双人决赛,紧凑赛程对刚伤愈的她而言,既是体力考验,更是状态回归的宣言。
从东京奥运横空出世到巴黎卫冕,再到如今伤愈复出,全红婵的成长始终与坚韧相伴。训练中她是追求极致的“细节控”,赛场下是与队友穿同款洞洞鞋的腼腆女孩,这种松弛感正是长期磨砺后的从容。当她的训练视频被世界泳联转发,当现场观众为每一次完美入水欢呼,“水花消失术”早已超越技术本身,成为中国跳水精神的鲜活注脚。
夜幕下的跳台灯光璀璨,全红婵的复出首战不仅是一场比赛的开始,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序章。那些康复期的汗水与坚持,终将化作跳台上的从容绽放,让世人看见年轻运动员在挑战中的成长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