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的这位“屠龙”女将郑丽文,前脚刚在11月1号的国民党全代会上,从朱立伦手里接过印信,后脚就有点“变味儿”了。
她竞选时那股“我是中国人”、“两岸同属一中”的冲劲儿,让多少深蓝支持者热血沸腾,觉得国民党总算要出个“硬骨头”了。结果,这主席的位子还没坐热,第三批人事任命刚透出风声,她接受日媒《产经新闻》的专访,一句话就让气氛变得很微妙。
她说什么了?她“明确反对以‘一国两制’作为两岸统一的方式。”
这话一出,很多人都懵了。
这还是那个在辩论会上痛批郝龙斌“和中”论调太软弱的郑丽文吗?这还是那个高喊“让国民党从羊群变狮群”的领头狮吗?怎么这“狮吼”听起来,调门儿突然降了八度,甚至有点“羊”的温和了?
![]()
“狮群”的承诺与“派系”的现实
咱们得把时间拨回11月1号那天。台北成功高中的体育馆里,那叫一个人声鼎沸。
朱立伦上台,连喊十次“感谢”,呼吁“我们只有一个国民党,我们只有团结一条路。”场面话说得滴水不漏。
郑丽文接棒,发表了20分钟的激情演讲。她承诺要把国民党从“羊群”变成“狮群”,要建立新的秩序,要照顾弱势。这番话,把台下的老先生马英九给说激动了。镜头拍到,马英九坐在那儿,眼圈通红,频频拿纸巾擦眼泪。
这一幕,被很多人解读为“感动”。是啊,马英九经历了国民党从高峰到低谷的全过程,他可能觉得,这个党终于有了一个敢说敢冲的“女当家”,能带大家走出泥潭了。
但感动归感动,现实是另一回事。
![]()
朱立伦的“团结”呼吁,听着就有点心虚。为什么?因为现实狠狠地打了他和郑丽文的脸。
国民党在立法机构的53位民代,是党内最重要的“战力”。结果,这场新主席上任的“团结大会”,当场就有19个民代“缺席”了。将近四成的人没来,这叫什么“团结”?
更难看的是地方诸侯的态度。国民党现在手里握着4个重点市。结果呢,只有台北市长蒋万安一个人来了。新北市长侯友宜、台中市长卢秀燕、桃园市长张善政,这三位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集体“行程另有安排”。
连11月1号这个周六,非工作日,他们都不愿意来给新主席捧个场。
![]()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郑丽文接手的,根本不是一个整装待发的“狮群”,而是一个派系林立、山头遍地、互不服气的“烂摊子”。
马英九的眼泪,现在回头看,可能一半是感动,另一半,恐怕是为郑丽文即将面对的这一切感到“悲凉”——这条路,太难了。
“分糖”的人事任命:这是“狮群”还是“羊圈”?
郑丽文是个聪明人。她当然知道眼前这个局有多难。
她要坐稳这个位子,第一件事,不是去实现她的“政治抱负”,而是“安抚”。安抚谁?安抚那些她一个都得罪不起的党内大佬和派系。
于是,我们看到了她前两波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派系平衡人事任命。
![]()
她是怎么“分糖”的?
- 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乾龙:这是谁的人?这是“立法院长”王金平的派系,是本土派的代表。
- 副主席季麟连:这是“黄复兴”军系的老大,稳住深蓝和军系的基本盘。
- 副主席萧旭岑:这位是马英九的“心腹”,马办的主任。马英九的面子得给。
- 副主席张荣恭:这位是连战家族的代表。
- 副秘书长兼组发会主委李哲华:这位跟过吴敦义,也跟过江启臣,是组织的操盘手。
- 文传会主委吴宗宪:这位是侯友宜的“自己人”,侯友宜虽然没来,但位子必须留一个。
![]()
你看看这个名单。从王金平、马英九、连战,到黄复兴、吴敦义、江启臣、侯友宜……一个都不能少。
这就是赤裸裸的“派系共治”。郑丽文用副主席和党务主管的位子,把所有山头都“供”了起来。她希望用这种方式,换取党内的暂时和平,让她这个“共主”能把命令推行下去。
说白了,她这是在用权位和资源,试图把一群互相看不顺眼的“公羊”暂时捆在一个羊圈里。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再看她即将公布的第三批人事任命。
风声里,新科民代牛煦庭将担任发言人。还有新北市议员江怡臻和台北市议员李柏毅,也要加入发言人团队。
这是什么操作?
![]()
牛煦庭,1990年的,35岁,在立法机构里算是“战将”,形象很新。用他,是为了兑现郑丽文竞选时“世代交替”的承诺。
但,这更像是一种“点缀”。
当你的决策核心(副主席天团)全是老派系、老面孔时,你找几个年轻的发言人,就能叫“世代交替”了?这更像是在一锅熬了几十年的“老汤”里,撒了点新葱花。汤还是那个汤,味儿还是那个味儿。
郑丽文“变脸”:从“我是中国人”到“反对一国两制”
好了,现在我们搞清楚了郑丽文的处境:她被派系绑架了。
她想坐稳位子,就必须依赖这些派系。而这些派系,尤其是以侯友宜、卢秀燕为代表的地方诸侯,他们想的是2026和2028的选举。他们最怕什么?最怕“深蓝”和“统”的标签,因为这会吓跑中间选民。
所以,郑丽文必须“变”。
![]()
她竞选时可以火力全开,因为她要的是深蓝的选票。她可以高喊“我是中国人”,可以痛斥“和中”论调。因为那时的她,代表的是“反对派”的激情。
但现在,她坐上了主席的位子。她代表的是整个国民党,包括那些不想“统”的本土派、不想“战”的中间派。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几天她接受采访时的“新论述”。
- 《产经新闻》专访(10月31日):明确表态,反对“一国两制”。还说“任何改变现状的举措都必须尊重2300万岛内民众的意愿。”
- 其他采访:开始重新解释“九二共识”。不再是她竞选时激昂的“两岸同属一中”,而是回到了马英九时期的老调子——“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
- 言辞中:她甚至抛出了“没有放弃武力保台的决心”这样的话。
![]()
大家听听,这话术,是不是有点耳熟?
“一中各表” + “尊重民众意愿” + “不放弃武力”。
这套组合拳,跟她之前痛批的郝龙斌、罗智强,甚至跟侯友宜的“模糊论”,有什么本质区别?
郑丽文变了。她从一个“深蓝战士”,迅速“进化”成了一个“标准”的国民党政客。
她妄称反对“一国两制”,这个“妄”字,不是说她以前支持。而是她选择在刚上任、接受日本媒体采访的这个敏感时刻,如此清晰地切割,这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
这个信号是发给谁看的?
- 发给党内本土派(侯、卢等人)看的:放心,我不会暴冲,我懂选举,我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
- 发给美国和日本看的:我虽然是国民党主席,但我不是“统派”的代言人,我“反台独”,但我也“反一国两制”,我主张“维持现状”。
- 唯一没照顾到的,可能就是那些曾对她报以厚望的深蓝支持者。
“试金石”前的妥协:她没变,是国民党没变
说到底,两岸问题,就是国民党的“试金石”。
郑丽文在竞选时,民调遥遥领先,把郝龙斌甩开13个百分点。为什么?因为在张亚中(唯一明确喊统一)民调拉不起来的情况下,郑丽文的“战斗蓝”和“准统”立场,成了深蓝选民唯一的希望。
大家指望她当选后,能像张亚中那样,至少敢于开启两岸的政治对话,敢于把国民党的论述往“统”拉一拉。
结果呢?
![]()
她为了选举,说了深蓝想听的话。她为了掌权,又说了本土派想听的话。
这就是国民党最大的困局。这个党,从根上就没想明白。
他们一边要靠着“九二共识”这块招牌,去大陆争取交流与红利,去换取和平。另一边,他们又不敢在岛内正视“九二共识”的A面(一个中国),只敢死死抱住B面(各自表述)。
他们想“和”,但又怕“统”。
郑丽文的“变”,其实是“不变”。是国民党“维持现状”、“不统不独”、“偏安一隅”的百年老毛病,一点没变。
她妄称反对“一国两制”,这番话,辜负了大陆在她当选时第一时间发去贺电的善意,也让无数希望两岸和平统一的同胞感到失望。
董军防长前不久刚当着美方的面发出统一最强音:“两岸统一不可阻挡”。赖清德在岛内大搞“以武谋独”。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国民党本该有一条清晰的路线。
![]()
可惜,郑丽文用她上任后的第一份“答卷”——这份派系妥协的人事任命,和这番向中间“靠拢”的表态——告诉了我们:
她没有能力改变国民党,她最终还是被国民党“改变”了。
她曾想把“羊群”变成“狮群”,但她上任第一天就发现,她自己被一群“老羊”围住了。她这个“狮王”,要想不被饿死,就得学着“咩咩”叫。
这,可能就是马英九那天流泪的真正原因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