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在当下,我们要考虑一下,下周还能不能冲?要跌下来怎么应对? 有哪些方向可能跑出来?
周末闲着无事,回顾刚刚过去的10月。
这个月,A股市场走出了一条“深蹲起跳”的震荡上行曲线。
月初在内外扰动下承压回落,科技成长股一度回调,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但进入下旬后,行情骤然升温,沪指更是在月末吹响冲锋号角,一度强势突破4000点大关,这是自2015年以来,时隔整整十年再次站上这一心理关键位。
尽管最终未能守住该点位,但此次“破关”本身已释放出可能的信号:市场风险偏好或许显著回升,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反弹并非普涨行情,而是结构性轮动加速、主线清晰分化的过程。科技风格虽有所收敛,但以高股息资产为代表的价值板块表现稳健,与此同时,多个具备产业支撑的新方向悄然崛起。
这是当前所有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这周下半周,这种“高低切换”的迹象愈发明显,特别是科技回调,周期上涨。
这个趋势我们要继续跟踪。
那么,接下来是继续向上冲击前高,还是回调蓄势?
小猎豹认为,短期指数或面临震荡整固,但结构性机会远未结束。
![]()
真正需要关注的,不是指数能否站稳4000点,而是资金流向哪里、哪些产业趋势正在加速兑现。
因此,下周的核心任务,并非纠结于大盘涨跌,而是要盯紧那些有真实业绩支撑、有行业红利加持、有资金持续流入的高景气赛道。
它们或许才是穿越波动、把握下一波主升浪的关键。
站在11月初的节点回望,哪些赛道正在成为资金共识?未来行情能否延续?
结合当前产业动态与市场反馈,小猎豹梳理出四大值得关注的:固态电池、AI应用、港口航运、锂矿周期反转。
一、固态电池
进入2025年四季度,新能源赛道迎来久违的强势反弹,而其中比较强的细分领域,固态电池。
自8月底以来,相关概念股累计涨幅普遍超过50%,部分龙头个股甚至实现翻倍。
这波行情并非短期炒作,而是建立在产业进展与长期预期共振的基础之上。
尽管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坦言全固态电池量产仍需数年,但半固态电池已在高端车型中实现装车应用。
其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效率等方面的革命性优势,正被车企与资本市场共同认可。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固态电池板块市盈率(TTM)约为34.6倍,处于近五年75%分位水平,虽有修复但仍低于光模块、半导体设备等热门科技赛道。
叠加ETF份额持续增长、机构持仓仍处低位,表明增量资金仍在进场,尚未出现“散户接盘、机构撤退”的见顶特征。
可以说,固态电池正处于“产业趋势明确、商业化路径清晰、估值尚未透支”的黄金窗口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