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国内唯二的金融监管部门一把手齐刷刷出席的金融盛会,刚刚结束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不仅是政策风向标,也是市场温度计和头脑风暴眼。
特别是,金融街论坛年会的举办时间,恰逢“十五五”规划建议公布,因此大家讨论的便不只是“当下”,而是有了更广阔的时间维度。着眼于“十五五”和在“十五五”基础上再奋斗五年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要支持科技自立自强,要支持人的全面发展。
除了提高经济金融适配性等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共性要求外,保险业也有自己的特殊个性,无论是投资于人,还是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都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主力军。
站在辩证法的角度,危就是机,痛点就是爆点,保险高质量发展在逡巡、试错和摸索中砥砺前行,原有的依靠“人海战术”实现增长的传统模式逐渐式微,而智能化趋势又在同步倒逼保险业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因此在“混乱”中找到时代的主线,既靠分母和量变,也靠优秀分子的质变。
负债端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会上鼓励三类保险发展,包括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丰富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和完善灾害保险保障体系。
有的放矢。
这些年,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出口信用保险显然与稳外贸息息相关,前者可以降低企业出口风险,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中国企业的海外竞争力。中国外贸在大洋对岸压力下没有拉胯,而是在不断的调整中稳中有进,既避险又开源,再次证明了中国产业链条的韧性。出口信用保险这个时候,不仅必须坚定地为出口企业提供保险支持,还要能够针对外贸的新环境新特点,更好覆盖出口企业和出海企业的需求痛点。
而完善灾害保险保障体系,同样也是伴随着近年来气象灾害频繁而做出的风险预防。巨灾之下,对个人,对险企,对民生,都是巨大的考验。一方面,保险公司体现社会责任担当固然得到嘉许,另一方面,市场层面的可持续性,是更重要的制度保障。如何分保、如何共担,如何风险前瞻和风险减量,于细处才能见韧性。
丰富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则是从监管到市场的共识,只是还没有找到豁然开朗的路径。老龄化势大力沉,投资和消费都会因此而发生裂变,银发经济不是低垂的果实,而是需要培育和开拓的新大陆。养老健康产品就是其中的细分,无论是长期的财富增值保值需求,还是全生命周期的医养结合的大健康需求,都是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可以大展拳脚的市场舞台。
除了李云泽局长强调的三大领域,新能源车险也是今年金融街论坛年会的热点话题,监管部门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增速超30%。虽然“消费者喊贵、保险公司喊亏”的现象持续发酵,但市场在高速增长,说明这是一个巨大的需求,所谓的痛点,只是等待创新的爆点。新能源车已经不再是新兴产业,而是成熟产业,新能源车险需要迎难而上,与产业相匹配,而不是错位和错配。
资产端
与保险相关的另一个信号,来自证监会主席吴清。他在论坛上表示要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丰富适配长期投资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努力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这方面,险资毫无疑问大出风头,频繁的举牌以及飘红的投资业绩,让今年险资的财务报表格外亮眼。这再次证明了,顺势而为,事半功倍。事实上,提振和活跃股市,既关乎科技创新,也关乎居民财富,“长钱长投”在今年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一小步,对于险资而言,修炼好内功是在同时间赛跑,只有自身具备了强大的投研能力和风控能力,才能进一步乘势而上。
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的主力军,既有赖于监管部门的政策松绑和跨领域成本协调,也依赖于自身的能力建设,以及保持定力,不汲汲于财务报表的“会计魔法”,也不沾沾自喜于牛市的爆发,因为长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制度,而非简单的波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