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
短短400多米的这条路
竟然能汇聚众多当地“之最”

最大的家电市场——五金交电公司
最大的饭店——东港饭店
最大的猪肉供应点——普陀副食品公司
最大的药店——普陀医药公司门市部
两大照相馆——红旗、光华
三大理发店——荣光、美容、光明
![]()
昔日中大街( 区档案馆供图)
它与东、西大街相连成十字要冲
堪称那时的“一站式生活中心”
没错
这条路就是中大街
![]()
中大街醒得很早。清晨五时半,张阿三馄饨店的灯已经亮了。薄皮馄饨在滚水里翻腾,猪油与酱油的香气飘散在窄窄的巷口。老主顾们聚在店外,谈天说地,等待一天中最温暖的一餐。“几十年都是这个点开门,老沈家门人都知道。”店主卓幼凤一边飞快地包着馄饨,一边说,“以前最早的客人往往是渔民,吃完就要出海。”
![]()
![]()
穿过弄堂向南,便是中大街。这条南起滨港路、北接文军弄,全长400多米的老街,不仅是沈家门老城区的地理中心,更是一处集体记忆流淌不息的文化坐标。
“从前这一带都是滩涂,海水能漫到泗湾庙那儿。”丁悦德老先生站在中大街与东大街的交汇处,目光仿佛穿过时光,“后来筑起海塘,中大街就像一条脊梁,护住了沈家门。”
![]()
昔日的马鸣皇庙,俗称泗湾庙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早在北宋宣和年间,徐竞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就记载了沈家门港的盛况。宋元时期,这里已是东亚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明清之际,沈家门更成为水军巡洋的出发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定海知县缪燧修筑东、西横塘,集市沿海塘兴起,中大街的雏形由此形成。
![]()
“我小时候,沈家门就有‘不夜城’之称。”丁老先生回忆,1945年后,鱼行、鱼厂一度达300多家,流动人口最多时有十余万,“‘东西两横塘,大街一直上’这个说法就是这么来的,沈家门也被叫做‘活水码头’和‘小上海’。”
![]()
昔日沈家门渔港(资料图)
曾在中大街开了三十多年杂货店的陈阿姨,对当年的热闹记忆犹新:“渔船一回来,整条街都醒了。商贩聚在海边议价、称重,大人小孩也涌向港口,迎接亲人,分享丰收的喜悦。”
![]()
“以前中大街南口,西侧是搬运站,东侧是东港饭店。”78岁的王大爷是舟山水产食品厂的退休职工,对这里了如指掌,“搬运站有托儿所、饭店、理发室。东港饭店是当时最大的饭店,很多搬运工人自带饭盒蒸饭,点个小菜、喝碗黄酒,能坐半天。”
![]()
沿街向北,五金店、布店、照相馆……应有尽有。长期致力于地方文史研究的孙峰,对中大街的往事如数家珍:“五金公司,当年凭票供应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也就是俗称的‘三转带一响’。后来电视机一上柜就抢空,我们还常去蹭看。”还有专卖开水的店铺,开水一分钱一瓶,“每天拎着暖水瓶去打水,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
孙峰绘制的沈家门中大街商铺示意图
![]()
![]()
位于中大街和西大街路口的巴哈面店,不足三十平方米,却已走过83年。创始人林懋和来自福州,以鱼丸闻名。如今接手的是他的小女儿林幼琴。“鳗干鱼丸面是招牌,”林阿婆说,“鱼丸用本地鳗鱼手打一小时,鲜又筋道。”
![]()
![]()
![]()
她每天坚持亲手做鱼丸、熏鱼、鳗干,几十年如一日,“闲不下来,福建渔民来避风,吃一口家乡味,就能解去疲惫。我要把父母的心愿传下去。”
![]()

![]()
![]()
红旗照相馆则用光影记录了几代沈家门居民的成长。历经八十余年,从胶片到数码,它始终未变。“现在影楼多了,数码也普及了,但‘红旗’的老味道不能丢,”照相馆负责人朱仁刚说,“这是我们的根。”
![]()
![]()
![]()
家住沈家门的朱阿姨拿出一张近日在红旗照相馆拍的全家福,笑着说:“家里老人指定要‘红旗’老师傅拍,这是我们几代人的记忆。”
![]()
![]()
![]()
![]()
时代在变,中大街也在变。本世纪初,烟草大厦、中国银行等高楼陆续建起,老街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新业态。
![]()
陈家老屋的老墙门
变化之中,也有坚守。中大街160号的陈家老屋,建于1918年,是沈家门现存最早的大宅院之一,见证了渔港的繁华岁月。
![]()
中大街今貌 王祖达/摄
走在今天的中大街上,海洋文化的气息依然浓郁。一些老手艺还在,一些老味道未改,它们延续着这座渔港的记忆。
这条承载着无数记忆的老街
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
【普陀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涵轲
部分图源:舟山群岛旅游、舟山普陀文旅
舟山民政、普陀档案等
![]()
❤️温馨提示:“中国舟山普陀”公众号已更名为“普陀潮”。因微信推送规则调整,想要继续获取本地权威信息、一手资讯,请将“普陀潮”设为星标⭐️,并在每次阅读后点击“赞”和“在看”。
快来评论区分享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