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平房乡黄杉木店亮马厂安置房西区项目全面冲出正负零,标志着工程建设全面进入地上结构新阶段。在地下结构期间,项目部通过强化统筹协调与精细化管理,对安全与质量实行齐抓共管,确保工程进度稳步推进。
平房乡安置房西区项目位于朝阳区平房乡姚家园村,施工总面积约26.2万平方米,面对工程体量庞大、场地狭窄、作业时间受限等重重难题,项目部精心优化布局,高效利用有限空间,充分调配有效资源,补齐作业短板,采取“猛攻”战术,最高7台泵车开足马力,混凝土日浇筑量最高峰达到4000立方米,争分夺秒,仅用103天完成14栋主楼约12000立方米浇筑任务,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
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体量,现场安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项目部积极进行二次创新,引入超限模架智能监测设备,对模板沉降、支架变形、立杆轴力、倾斜角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秒级数据收集,通过自动化采集、实时传输和智能分析,将“看不见”的风险转化为“看得见”的数据,从根本上强化了现场施工的安全保障能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施工场地与居民楼、学校、商业中心多面接触,现场文明施工备受关注。项目部一方面以方案规范行动,坚持方案先行、生产落实、安全监督、全员参与,将扬尘治理工作责任细化到各部门及每位职工。另一方面现场设置扬尘监测及远程监控设备,实现视频监控100%覆盖,通过实时数据反馈,及时调整施工措施,确保扬尘指标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同时,监测数据与属地相关部门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便于监管部门随时掌握工地扬尘治理情况,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同监督的良好机制,进一步提升扬尘治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最终获评北京市扬尘治理绿牌工地。
此外,项目部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助力绿色施工,减少碳排放,在公司范围内首次将钢结构基础引入生活区临时房屋建设,采取工字钢作为临建用房基础,取代传统钢筋-混凝土地基基础,将一次性使用资源转化为可重复利用资源,节约成本约50%,同时省略房屋撤场后的地基碎除环节,有效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扬尘污染。项目部应用推广新材料塑料模板,以可重复使用型材料代替传统损耗型材料,大幅提高模板周转使用效率,为新材料在公司大型安置房工程领域应用积累经验。
![]()
项目部还运用智能设备提升建造精度,引入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测温系统,将质量控制关口前移,以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引导混凝土测温从传统人工粗放式、经验式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型,线上、远程、实时监测混凝土表里温度,遇数据异常立即自动预警,从根本上有效杜绝温度裂缝的产生,避免修补裂缝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保障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以智能建造为项目工程质量保驾护航,为工程品质加“巧”劲。
作为安置房工程,打造精品是项目部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项目部将持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在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加强智能建造技术的推广,不断增强工程建造的精度和品质,保障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加速推进,为居民打造更加安全、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