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11 月 7 日全运会羽毛球比赛开赛越来越近,中国羽毛球队近期动作频频 —— 不仅宣布年底总决赛前不再参加任何国际赛事,全力投入全运备战。
参考 2025 年 1 月和 8 月的调赛规则,本次队内调赛大概率采用 “单循环 + 交叉淘汰” 模式,重点关注三大方向:由于全运会限制跨省组合,男双项目的 6 对新组合胡珂源 / 林祥毅,需要通过调赛磨合战术、提升配合度;参赛选手中 00 后占比或超 80%,教练组会复刻 2021 年调赛的人才选拔标准,重点考察年轻选手的抗压能力;针对比赛中的关键争议判罚,教练组还专门增设了鹰眼系统挑战规则的专项训练,石宇奇等主力选手已计划在关键分阶段启用这一工具,确保比赛优势。
![]()
随着全运开赛临近,五大单项的竞争格局也逐渐清晰,不少热门选手和组合已进入冲刺状态。男单赛场堪称 “三强争霸”,江苏选手石宇奇签运利好,前三轮基本不会遇到硬茬,但他不能掉以轻心 —— 江西的李诗沣近期减重 4 公斤,杀球速度明显提升,福建的翁泓阳更是有 “冰桶训练狂人” 之称,擅长在比赛末局发起强力冲击,两人都可能成为石宇奇夺冠路上的 “拦路虎”。
女单赛场则聚焦 “三连冠之争”,浙江名将陈雨菲为冲击全运史无前例的女单三连冠,特意卸载了社交软件,把全部精力放在技术细节打磨上。不过赛场也有变数,广东的双打名将陈清晨跨界参加女单角逐,为适配单打节奏,她已将体能训练量削减 30%,实力不容小觑。
双打项目的竞争则充满 “不确定性”。男双赛场堪称 “大乱斗”,8 对参赛组合中有 6 对配对时间不足两个月,默契度普遍不高,比赛胜负往往取决于简单直接的得分战术;女双赛场相对明朗,广东组合李怡婧 / 罗徐敏凭借少年队时期积累的深厚默契,成为目前公认的最大夺冠热门。
混双赛场更是迎来 “传奇回归”—— 郑思维与黄雅琼这对昔日 “雅思组合”,经过十周封闭集训后正式复出,目前两人状态火热,杀球落点精度能控制在边线 20 厘米内,网前反应速度比之前提升 0.2 秒,复出首战就剑指全运金牌。
值得注意的是,国羽为备战全运放弃美国公开赛等国际赛事的决策,虽能集中精力蓄力,却也暗藏隐忧。主力选手可能因缺席赛事损失积分,导致世界排名下滑,进而影响年底总决赛的种子排位;年轻队员错失国际赛场的实战磨合机会,面对全运赛场上可能出现的 “野路子” 对手,或许会面临适应难题。更关键的是,全运金牌直接关联数百万省队经费,比如江苏队就计划用全运金牌相关经费更新青少年训练球拍,这样的激励机制也让参赛选手们的压力陡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