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韩国釜山一碰头,关税战休战的消息刚传开,国际上就热闹起来了。
印度突然改口要接着买俄罗斯石油,俄罗斯总理也火速敲定了访华行程。
这俩国家一前一后的操作,看着让人眼花缭乱,其实都跟中美这波休战脱不了干系。
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博弈逻辑。
![]()
印度变脸:骑墙的路走不通了
印度这变脸速度,说比翻书快都不夸张。
之前还传着要减少买俄罗斯石油,结果中美一休战,立马公开否认,直言“恢复采购俄油”。
说实话,印度这操作一点都不意外。
之前中美闹得凶的时候,印度日子过得挺滋润。
![]()
一边能从美国那边拿点科技合作的好处,一边又能以低价从俄罗斯手里买能源,妥妥的左右逢源。
本来以为这种好日子能一直持续,没成想中美突然不打了,印度的战略空间一下就被压缩了。
没了中美博弈的缓冲,印度骑墙的底气就没了。
无奈之下,只能重新抱住俄罗斯的大腿。
![]()
可谁都清楚,俄印那点交情,早就被调侃成“塑料友情”了。
印度之前也不是没背后“捅过”俄罗斯,现在又凑上去,说白了就是把俄罗斯当挡箭牌,想靠着这层关系平衡大国之间的压力。
老实讲,印度这么做也算是无奈之举,毕竟在大国博弈里,没了缓冲地带,只能赶紧找个靠山稳住阵脚。
印度这边刚忙活完,俄罗斯那边也没闲着。
![]()
中美休战的消息刚落地,俄罗斯就官宣了,总理米舒斯京要在11月3日到4日访华。
这着急忙慌的样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俄罗斯是真的等不起了。
俄罗斯访华:找靠山破困局
俄罗斯当初敢打俄乌冲突,其实是有自己的打算。
那时候中美矛盾正激烈,特朗普政府跟中国打贸易战打得火热,压根没心思管其他事。
![]()
普京本想趁着这个空窗期,推进俄欧一体化,没成想拜登后来上台了。
拜登可比特朗普懂地缘政治,他一眼就看出俄欧一体化的危害。
于是赶紧从阿富汗撤军,集中精力搅黄了这事儿,还直接引爆了俄乌冲突。
这一下,俄罗斯就掉坑里了,闪击基辅没成功,战局陷入僵持,还被西方层层制裁。
![]()
中美一休战,俄罗斯更慌了。
它怕中美之间有什么交易,更怕自己被排除在大国博弈的核心圈外。
本来俄欧一体化的路走不通了,现在要是再失去中国这个重要合作伙伴,俄罗斯的处境只会更难。
所以这次米舒斯京访华,重点就是谈经济合作。
![]()
毕竟现在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国际贸易都受限制,中国主导的南方集团,已经成了它最靠谱的选择。
如此看来,俄罗斯这步访华棋,走得实在是必然。
不管是印度的变脸,还是俄罗斯的急访,其实都绕不开中美博弈的核心规矩,不允许第三方“摘桃子”。
这一点,中美两国心里都门儿清。
![]()
中美博弈:没第三方摘桃的份
中美博弈跟当年美苏冷战不一样,不搞拉帮结派那一套。
为啥呢?因为那些所谓的“小弟”,大多都是想趴在大国身上吸血,谁给的好处多就倒向谁,压根靠不住。
中国坚持不结盟,就是看透了这一点,不想被这些“小弟”拖后腿。
美国就更有体会了,它当年就是靠二战“摘桃子”才拿到霸权的,怎么可能允许别人重走它的老路。
![]()
所以不管是贸易战还是其他领域的较量,中美都不会给第三方可乘之机。
就像现在,特朗普政府传出要搞核试验的消息,一方面是给欧洲盟友打气,另一方面也是在震慑普京。
意思很明确,别想着搞俄欧一体化,也别想在中美之间钻空子。
欧洲、印度、俄罗斯这些第三方势力,都得看清现实。
![]()
本来想靠着中美博弈捞点好处,现在看来根本不现实。
中美休战之后,国际格局的走向越来越清晰,第三方势力再想骑墙投机,怕是行不通了。
与其想着钻空子,不如踏踏实实找好自己的定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说到底,中美休战不是博弈的结束,而是进入了新阶段。
![]()
印度和俄罗斯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在新的格局下寻求生存空间的必然选择。
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没有谁能随便摘桃子,唯有认清现实、找准定位,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
未来的国际局势还会有变动,但中美博弈的核心逻辑不会变,那些想投机取巧的第三方,怕是得早做打算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