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官方于11月1日(周六)证实,哈马斯此前一天通过红十字会移交的3具遗体,并非2023年10月7日袭击事件中被劫持的人质遗骸。这一结果使美国斡旋达成的以哈停火协议再遭冲击,本就脆弱的停火局面更趋紧张。
据以色列军方发言人披露,收到遗体后,特拉维夫法医鉴定中心立即启动连夜核验,通过DNA比对、随身物品核查及身份标识比对等国际通行流程,最终确认这些遗骸与任何被扣押人质的信息均不匹配。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随后发布简短声明,证实“收到的遗骸并非人质的遗骸”,但未透露遗骸具体身份或更多细节。
此次遗体移交本是停火协议框架下的关键环节。根据特朗普政府牵头、卡塔尔与埃及协助斡旋的协议条款,哈马斯需逐步归还扣押的人质及遗体,以色列则对应释放巴勒斯坦囚犯并交还遗体。
移交行动发生在以色列周五归还30名巴勒斯坦囚犯遗体之后,而本周早些时候,哈马斯已向以色列移交两名人质遗体。截至目前,哈马斯已向以色列归还协议约定28名人质中的17人,但遗体交接屡次出现波折。
以色列方面强调,目前仍有11具人质遗体未按协议约定归还,此次移交“非目标遗骸”是协议执行的最新破裂。事实上,自协议生效以来,双方围绕遗体交接的争议从未中断。
![]()
以色列曾多次指责哈马斯“拖延移交遗体”,甚至质疑其“故意混淆遗体身份”;而哈马斯则辩解称,加沙战场环境复杂,废墟清理与遗体搜寻需专业设备与安全环境,实际操作远超预期难度。
停火协议的脆弱性在军事行动重启中进一步凸显。据加沙当地卫生部门数据,本周以色列恢复空袭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其中35名为儿童,大量民用设施在轰炸中损毁。
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拉埃尔・卡茨则宣称,空袭精准打击了哈马斯指挥体系,导致“数十名哈马斯指挥官死亡”,暗示军事压力将持续。
这一局面让美国主导的调解工作陷入被动。尽管特朗普政府此前拒绝为遗体归还设定明确期限,承认操作存在“棘手问题”,但此次移交偏差无疑加剧了信任危机。
分析指出,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共造成约250名人质被劫持,目前仍有大量人质生死不明,遗体交接的每一次波折都可能引发以色列国内强烈反应,进而威胁停火存续。
截至目前,哈马斯尚未对遗体身份争议作出回应,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表示正与双方沟通以厘清情况。随着冬季临近,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而停火协议的反复破裂,让地区和平的曙光更显渺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