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州晚报
两年前,68岁退休教师朱为人和91岁的母亲赵肖芸从温岭自驾出发,开启了一段环游中国的旅程,母子俩不仅看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让生命的晚霞在行走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劫后余生,享受当下最重要
4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风,打破了朱为人平静的退休生活。回忆起那段日子,他与母亲都几度哽咽落泪。“那种感觉太可怕了。”他声音低沉,重重叹息。从“鬼门关”前侥幸折返,生命虽被挽回,却在他的身体上留下了四级残疾。
疾病导致的偏瘫,让他步履蹒跚,行走吃力。 但年轻时那颗“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种子,却悄然在心中觉醒:“哪怕身为残疾人,我也要活出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样貌。”
身为人子,他也更加珍惜与年迈多病母亲相处的每一刻时光。“我们都年纪大了,能过一天,就好好过一天。”朱为人说。怀着去拥抱广阔而鲜活世界,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宽度的愿望,这对母子出发了。
他们的旅程,是用车轮细细丈量中国的漫长时光。从温润的江南水乡,到炽热的天涯海角;从彩云之南的雄奇山川,到西北大漠的苍茫无际;再从林海雪原的北国风光,到中原大地的千年古迹……自2023年9月起至2025年9月,历时整整2年7万余公里的行程中,除了西藏、台湾,几乎整个中国版图,外加泰国、越南等周边邻国都留下了这对母子相依相伴的痕迹。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作为旅途的总策划师,朱为人在出行前做足了功课。他在中国地图上研究起“228”“331”等国道路线,做一个大致的路程规划;还主动学用小红书,深入了解沿途的风土人情与热门景点,以此细化每一站的行程安排。
然而旅途不全是诗与远方,更是在琐碎日常中。因母亲患有慢阻肺,他们的车厢改造成了一个“移动氧舱”。因为母子两个都是老人,需要清淡饮食,他们的行囊里总备着养生壶和电饭煲,在异乡的房间里,煮出一缕熟悉的“家味”。
朱为人订酒店时也有三个雷打不动的标准:必须有电梯、离医院近、停车方便。
这对母子,也是彼此最好的“旅游搭子”。一路上,两人互相作伴,看看风景,聊聊家常,日子过得平淡也温暖。哪怕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还总是闲不住,把儿子当小孩一样照顾,抢着给他洗衣、做饭。
因为曾做过医生,母亲还懂得一些药理知识,时常提醒儿子注意身体,成了他旅途中最贴心的“健康顾问”。
![]()
“旅途中不光有平静,也有过波折。”朱为人回忆,当时在青海,他们当天已经开了500多公里,计划在茶卡盐湖的镇上休整游玩,但母亲突然胸闷,喘不上气。
他心里“咯噔”一下,景点也不看了,酒店也不住了,又一口气开了300多公里,马上赶到西宁的医院。“这一天加起来开了800多公里,是这辈子最漫长的一趟车程。”
经过这些事,朱为人更明白了:妈妈需要的不是多好的物质条件,就是希望孩子能陪在身边。现在他们回到温岭,还是住在一起,日子简单却踏实。
母亲也说出了这一切的幸福的本质:“只要跟儿子在一起,我心里就踏实。”
来源:望潮客户端、台州日报、温岭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