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日本部分右翼媒体再度放狠话,声称“我国600年来都是其的手下败将,现如今也依然不是日本的对手”。
这番叫嚣无不是对中日上千年来往历史的篡改,同时也是对如今我国发展以及过去先烈的漠视。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从明朝万历年间到如今的中日对比,看看日媒口中的600年的真相究竟是如何?
![]()
这番论调立刻就在网上炸开了锅,一个印度网友的提问更是直戳痛点:“一个历史上常常战败的群体,究竟从何而来的底气在今天表现得这般强硬?”此话一出,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引来了各路人马的激烈交锋。
要说“六百年”,那就得从起点算起。这个起点,恰恰是他们最不愿提起的十六世纪末。那时的日本,刚刚结束了漫长的战国纷争,一个叫丰臣秀吉的掌权者,野心膨胀到了极点,他的目标是征服朝鲜,踏平中国,甚至把印度也纳入囊中。
![]()
为了这个疯狂的“大陆梦”,他集结了一支庞大的军队,装备了当时相当先进的火绳枪。1592年,战争的魔盒被打开,日军的初期攻势确实凶猛,仅仅两个月,朝鲜的三座都城相继陷落,国王李昖仓皇出逃,向北方的明朝发出了紧急求援。
当时的明朝,正值万历年间。起初,明军有点轻敌了,派出的三千先锋骑兵,因为对地形不熟,一头扎进了敌人的埋伏圈,吃了大亏。这次失利让明朝皇帝猛然警醒,战略迅速调整,决定下血本,集结了四万精锐部队浩浩荡荡开赴朝鲜。
![]()
真正的较量在平壤城下展开。明军的战术打得非常聪明,他们没有傻乎乎地四面强攻,而是分兵佯攻,将主力集中在西门和北门,进行重点突破。在这场关键的攻城战中,戚家军的“虎蹲炮”发挥了奇效,这种小型火炮极大地压制了日军的火力。
最终,平壤被明军成功收复,日军战死一万两千多人,元气大伤。更让日军没想到的是,仅仅二十天后,明军乘胜追击,迅速光复了汉城。战争陷入了多年的拉锯,直到1598年,那个发动战争的狂人丰臣秀吉病死,日军的士气彻底崩溃,开始了总撤退。
![]()
但他们的噩梦还没结束。在撤退的归途中,中朝联合水师在海上对他们进行了毁灭性的追击,日军舰队几乎被全歼,又赔上了一万五千多条性命。这场战争,彻底打断了日本的脊梁骨,直接导致了其后德川幕府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政策。这,才是那“六百年”真正的开端——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
当然,右翼的叙事里,这场惨败是被一键删除的。他们选择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无比“高光”的时刻——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他们把这场胜利,从复杂的历史背景中抽离出来,简化成一个“日本实力碾压中国”的单纯结论。
![]()
但真相远比这复杂。那时的日本,确实通过明治维新,国力在快速爬升。可他们的对手清政府,却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这场战争,与其说是日本单方面的强大,不如说是它精准地刺向了一个虚弱巨人的要害。
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日本借口帮助朝鲜镇压农民起义出兵,事后却赖着不走。随后,他们更是在丰岛海面不宣而战,悍然袭击了清军的运输船,造成九百多名清朝士兵遇难。这种行径,本身就毫无道义可言。
![]()
陆地上的战斗,清军的军心更是涣散。主帅叶志超在开战前竟然主张撤退,这样的将领如何能带领军队打胜仗?而海军方面,问题更是触目惊心。清政府竟然挪用宝贵的海军军费去修建颐和园,导致北洋水师从1888年起就再没添置过一艘新舰。
虽然北洋水师拥有两艘令人生畏的七千吨级铁甲舰,但长期的装备停滞让它们早已落后于时代。更离谱的是,海战中部分炮弹打出去,里面填充的竟然是沙子。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这场胜利,与其说是民族性的永久优势,不如说是一次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投机成功。
![]()
而且,这场胜利的叙事,还选择性地忽略了更近、也更宏大的结局。从1937年开始,全体中华民族为了生存而战,打了一场长达十四年的全面抗日战争。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滔天罪行,中国人展现了空前的团结和抵抗意志,最终在1945年将侵略者彻底赶出了自己的国土。这个结局,他们同样假装看不见。
如果说历史的记忆可以被剪裁和扭曲,那么现实世界的冰冷数据,则是撕碎这种虚假叙事最锋利的武器。当下的中日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转,这种逆转是全方位的,甚至带有一种压倒性。
![]()
我们先看看军事力量。中国目前拥有约203万现役军人,而日本自卫队的人数则在25.5万左右。简单计算一下,兵力差距达到了惊人的8倍。在海军战略层面,中国已经拥有三艘航空母舰,而日本则没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军事评论员张召忠曾有观点,现代战争的模式早已改变。中国火箭军的东风-21D型导弹,具备核打击能力,其1800公里的射程,足以将日本全境以及驻日美军基地都纳入覆盖范围。这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瘫痪对方军事体系的非对称优势。
![]()
再来看看经济与资源的“命门”。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其战略短板极其致命:超过九成的能源和粮食都依赖进口,海上运输线就是它的生命线。一旦这条生命线被掐断,后果不堪设想。
在经济总量上,中国的GDP早已是日本的三倍以上,有说法甚至接近五倍。这种经济体量的差距,直接体现在产业链的控制力上。日本引以为傲的许多产业,其实对中国有着深度依赖。比如稀土,像丰田、索尼这些知名日企的精炼产能,都离不开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此前中国仅仅是收紧了相关政策,就曾给日企造成超过50亿美元的损失。
![]()
曾经让日本自豪的科技优势也正在被快速超越。在量子技术、5G/6G通信、人工智能、高铁等超过200个前沿领域,中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甚至连日本的传统优势产业,如汽车制造业,如今也面临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力冲击。
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出在日本社会内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征兵都成了大问题。一个连兵源都难以保障的国家,又何谈长久的对抗?
这一切现实,让曾经的心态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俄罗斯的专家就直言,日本面对中国的实力感到了一种“彻底绝望”。这种心态的演变,是从战后初期的不屑,到八十年代的轻视,再到如今不得不直面现实的无力感。
![]()
即便有美国作为军事盟友,即便在东海及钓鱼岛问题上仍存在争端,但这些都无法改变两国国力逆转的大趋势。炮制出“600年手下败将”这种论调,更像是走投无路之下的一种自我麻醉和精神胜利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为任何人的虚假叙事而停留。摆在日本面前的选择其实很清晰:要么正视现实,真正融入东方共同发展的体系。要么继续抱着早已褪色的帝国旧梦,在孤立和焦虑中慢慢消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