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在江苏盐城最北边,挨着灌河。当年建县时,县城中心就在幸福路到裕廊大桥那片,东方红大街更是整个响水最热闹的地儿。可现在再去瞅,老街上好多铺子都关着门,跟记忆里挤得走不动道的样子,差太远了。
![]()
人民影剧院是那时候全县人的“快乐老家”。红漆木头门,一推就“吱呀”响,里头的观众席又宽又大。逢年过节,门口能排上百号人,小孩攥着几毛钱,踮着脚瞅售票窗口,爆米花的甜香混着炒瓜子的味儿,能飘半条街。有新电影上映时更疯,有人头天晚上就搬个小板凳去排队,裹着军大衣在寒风里等一宿,就为抢张票。
![]()
老街上的日子,全是烟火气。天刚亮,早点摊就支起来了,豆浆锅“咕嘟咕嘟”冒热气,油条在油锅里翻个身就金黄酥脆。午后茶馆最热闹,说书先生拍着醒木,讲《岳飞传》《水浒传》,听客们嗑着瓜子,时不时拍着桌子叫好。傍晚更有意思,下班的工人骑着二八自行车,车铃“叮铃铃”响一路,街坊邻居隔着街喊“吃饭没”,混着各家窗户里飘出的饭菜香,那才是过日子的味儿。
![]()
那会儿商户们都挺“霸道”,店门口要么摆辆三轮车,要么放个拖把桶,就怕别人停车挡了生意。有回俩老板为抢个停车的空当吵起来,最后笑着递根烟就和好了——谁让来逛街的人多呢,挡了道就等于少赚钱。
![]()
这些年老城变得太快了。最明显的是人口,2016年还有66万户籍人口,到2024年就剩不到46万了,年轻人大多往南边城市跑,留下的多是老人。人少了,生意就难做了,幸福路上好多老店都关了门,以前挤破头的商铺,现在招租广告贴了一层又一层。
![]()
县医院搬走是个大坎儿。以前医院门口天天堵车,卖水果的、开小饭馆的、跑摩的的,全靠着医院的人流过日子。医院一迁新址,这些店跟着就黄了,街面一下子空了大半。现在路过老医院,门口的石板路都磨得发亮,可就是没人走,偶尔有个老人坐在台阶上晒太阳,望着空荡荡的街头发呆。
![]()
双园桥的事儿更让人心里不得劲。1999年建的老桥,2024年拆了重造,说是要通大船。施工的时候,两岸的人得绕苗寨大桥或裕廊大桥,多走半小时路。有商户叹着气说:“本来人就少,这么一绕,更没人来了。”就算新桥明年建好了,听说主要是为了船好走,跟街上的生意没啥关系。
![]()
老城区的公交越来越少了,现在就11路车过裕廊大桥,经过县医院老院区、二中这些地方,可等半小时能来一辆就不错了,而且路线绕来绕去,主要还是往新城区走。想从老城去新城区的爱琴海商场,往往得换两趟车,年轻人都宁愿骑电动车,老年人就只能慢慢等。
住的地方差别更大。幸福路周边的桃园小区、桃源小区,房子都是几十年前的,墙皮掉了,下水道时不时堵,也没物业管。新城区的龙运仕家那些小区就不一样了,有夜光跑道,还有室外泳池,年轻人都愿意往那儿搬。逛街也一样,老城就润生广场、福盈广场几个小地方,新城区的爱琴海购物公园,吃的玩的啥都有,灯光一亮,比老街上的路灯亮堂十倍。
老城慢慢冷下去的时候,火车站周边倒越来越有盼头。2018年青盐铁路通了,响水站成了连接青岛和盐城的大站,2024年又开始修往北的路,以后去周边乡镇更方便。现在火车站周边有6路公交,出租车网约车随叫随到,听说还要建商场和物流园,不少人说,再过几年这儿肯定热闹。
可老城区的人,心里总有点舍不得。有人看着人民影剧院的红木门,念叨着“还是以前的样子好看”;有人路过曾经挤满人的电影院,忍不住掏出手机拍张照;还有人说,就算县城往东南移,火车站将来再繁华,东方红大街的那些日子,还是刻在骨子里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