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刷招聘网站,前台岗写着“月薪5500+”,点开一看附加备注“兼行政、人事、财务”,瞬间懂了:它根本不是一份工作,是一套三合一组合拳,谁接谁掉坑。
![]()
先别急着骂标题“歧视”,咱们算笔账。
![]()
前台,十年前是门面小姐,现在47%的大堂换成机器人,连点头笑都不用人。
老板一句“降本增效”,32%的传统岗就没了,多出来的活儿,往活人身上塞——你负责刷卡、她登记快递,还要会用OA、做基础帐、陪客户聊保险方案。
早八点到晚八点,腰椎出问题还没人报销,这不是工作,是高强度杂役。
流水线呢?
听着是铁饭碗,可机器人早占60%工位,留给人干的,都是编程+巡检,纯体力岗直接砍了28%。
我姐干过,早班站八小时腰跟断了一样,最新报告说女工腰椎病比男的还多15%,工资却照样5000不到。
她辞职那晚哭了:机器没腰她还得有,真扛不住。
客服也惨。
AI把常见咨询一把揽走,只剩最难的那33%扔给人工,电话一来就是破口大骂,系统还给你计秒表,45秒解决不掉就扣绩效。
居家远程听着美,事实是老板一句“随时待命”把人锁在卧室,日均多干2.3小时,比坐班累。
![]()
心理辅导师?
法律写了,执行不到三成,就是画饼。
最意外的是网红。
你以为屏幕里光鲜亮丽,其实中腰部主播收入一年缩水52%,25岁以后流量掉得比头发还快。83%的人睡不着,焦虑率飙到普通人4.6倍。
签公司像签卖身契,合同里没写“青春折旧费”,流量一掉直接劝“转行”。
那我劝你别往坑里跳,要跳也跳旁边的新地儿。
数字经济冒出一串怪名字,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用户体验设计师,听着玄乎,本质是给算法擦屁股+教人用新产品。
门槛不高,关键是会看数据、能写两句SQL、懂用户需求,学完三个月就能接项目。
工资呢?
我前同事转行做数据标注,第一个月拿到8000,比之前站流水线翻一倍,腰还能保住。
![]()
不想打卡?
那就玩平台型灵活就业。
接外包、做视频剪辑、写脚本、运营社群,核心是“一人一档作品集”,客户看你履历就像看餐厅点评。
别嫌琐碎,订单小但迭得快,关键是合同自己签,收入自己拿。
记住一条:每半年给自己体检,腰椎、视力、情绪都算上,别把隐形加班拖成慢性病。
说一千道一句:别被“轻松”“门槛低”忽悠。
这年头没有不累的工作,只有累完之后还能升值的技能。
盯住趋势,学点真家伙,工资和腰都要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