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死了”这句话,今年被《醉刀客》的票房钉得更死——175万,13天,单日两千,连剧组盒饭钱都回不来。
可就在同一个月,吴京把《镖人》的预算拍到2.5亿,谢苗的《火遮眼》被狮门抱走,全球铺3000万美金吆喝。
![]()
一边是棺材板快盖严,一边是有人抡大锤砸钉子:这行到底埋没埋?
先说《醉刀客》怎么凉的。
李炳渊,全国武术冠军,给李连杰甄子丹当过替身,一身真功夫。
为了省钱,自己写剧本、自己扛机器、自己上镜头,1500万成本里90%是他公司账上的血汗。
结果首日1632场,次日砍到616,第三天直接“查无此片”。
观众不买账的理由很直白:打戏是真打,可剧情像十年前的网大,滤镜灰扑扑,台词一出口就尬穿地心。
![]()
退票营销只成功一例,网友笑称“连退款都比票房勤快”。
一句话,功夫真,钱包也真瘪。
可凉的不止他一个。
国庆档后,大盘单日跌到1700万,好莱坞《一战再战》才4200万,国产片《阳光俱乐部》400万出头,市场冷得连爆米花都不想爆。
武侠片更惨,投资小=特效五毛,投资大=回本无望,成了投资人眼里的“黑洞题材”。
偏偏有人不信邪。
![]()
吴京把《镖人》立成A级项目,《流浪地球》特效团队原班上马,预算拉到2.5亿,明年三月开机。
路线很明确:用重工业包裹老江湖,把马背上的刀砍出科幻感。
谢苗那边更直接,《火遮眼》被狮门捡走,烂番茄100%鲜,全球暑期档+3000万营销,摆明了告诉老外:中国功夫还能打,而且打得到你们家门口。
两条路,一条砸钱升级,一条借船出海,都比“小作坊硬撑”体面得多。
李炳渊自己也认了。
11月采访,他低头说得实在:“以前觉得功夫真就能赢,现在知道还得剧本硬、团队硬、钱包硬。
![]()
新片《剑魂》已经拿到部分投资,202年开机,他不再一人包全场,把编剧位子让出去,把武指预算翻倍。
失败一次,学费交得够疼,至少学会“别拿爱好硬刚工业”。
武侠会不会翻生?
看三个信号就行:
1. 钱到位——《镖人》2.5亿、《火遮眼》全球3000万营销,说明资本没彻底死心;
![]()
2. 人换代——吴京、谢苗之后,能不能再冒出30岁以下的打星,得看体校和剧组肯不肯给机会;
3. 故事新编——观众早看腻“师门血仇”,得把刀放进现代困境,或者干脆架空成东方赛博,旧酒装新壶才有味儿。
说到底,观众不是不爱武侠,是不爱“重复”。
只要打得爽、故事新、画面值回票价,没人会跟自己的肾上腺素过不去。
《醉刀客》的175万像一记闷棍,把“小打小闹”打醒;
《镖人》《火遮眼》的支票又像两针强心剂,让心脏重新扑通。
![]()
棺材板还没钉死,接下来就看谁能把钉子拔出来,顺手磨把新刀。
明年暑期,狮门先验货;后年《镖人》上桌。
是集体回魂,还是彻底盖土,答案也就这两部片的票房差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