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九九重阳 天地仁和——2025郎酒重阳下沙大典”在郎酒庄园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天元广场举行。
这不仅是郎酒新一年酿造周期的开端,更是在“酿酒”被工信部首次列为“历史经典产业”的政策背景下,其对自身使命与未来方向的一次深刻回应与活态展示。
而郎酒对“经典”的理解,早已超越了工艺与年份,进入文化与体验的深层探索。随着新一轮酿造周期的开启,郎酒正式宣布其酱酒基酒贮存量已达30万吨。
![]()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与嘉宾一同体验重阳下沙)
在行业深度调整与价值重构的背景下,郎酒将长期主义落到每一个触点。从“酿好酒、存新酒、卖老酒”的品质战略,到“存十卖一”的产销原则,再到“品质、品牌、品味”三品战略的深入实施,郎酒将“长期主义”的顶层设计,扎实贯穿于生产、贮存、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守正创新的郎酒让非遗在传承中“活”起来
“白酒始终是一个关于时间价值的产业。”现场,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以“长期主义”为核心,为郎酒对“历史经典产业”品质内核奠定基石。
![]()
(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
传承至今的重阳下沙工艺,是郎酒始终坚守的酱酒酿造最佳法门。每年举行重阳下沙大典,不仅是郎酒对源头的重视和对传承的善待,也逐渐演变为了赤水河左岸的酿酒新风俗,成为“历史经典产业”文化内核的直观呈现。
而长期主义的根基,正深植于郎酒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之中。
郎酒股份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蒋英丽在《郎酒的“活”非遗》中指出:“传承是非遗的‘根’,郎酒庄园正是让非遗‘活’起来的创新实践。”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郑晓幸高度认可郎酒非遗传承,称其“重阳下沙”“端午制曲”是国家级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节庆,且独创的6大IP构建多元品牌文化生态,推动非遗从“静态保护”走向“动态传播”。
经典与时尚的郎酒 率先为“历史经典”作答
作为扎根赤水河左岸的“历史经典产业”代表,郎酒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既守护千年酿造工艺的本源,更以创新思维赋予“历史经典产业”新的时代内涵。
以时间的价值,打造具有穿透力的产品,是郎酒的一贯坚守。大典现场,郎酒重磅发布“郎酒庄园・建筑艺术系列酒”与“拼搏年代1990”限量款纪念酒,将庄园建筑艺术、陶瓷艺术与白酒文化深度融合,为“历史经典”注入时尚表达。
同样融合经典与时尚的,还有郎酒与国民记忆的连接。下沙大典现场,春晚“老面孔”、中国著名影视演员朱时茂登台献上重阳脱口秀,以“经典正当红”为主线,回忆1984年与郎酒共同“走红”的经典时刻:“咱们郎酒啊,也是在1984年,跟我那碗‘面’一块儿火的,拿了个‘中国名酒’的称号!”
![]()
(“红花郎·寿宴礼重阳”活动启动)
这份对“经典”的致敬,在“红花郎·寿宴礼重阳”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时被推向新的高潮。据了解,该系列活动将借助“寿宴”这一承载着敬老传统与家庭情感的高频场景,贴紧消费者生活,唤醒社会对敬老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同时,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郎酒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代表携手,拉开马年春晚季的帷幕,启动“2026红花郎春晚季”,以国民IP赋能“历史经典”传播,让“历史经典”在新时代的聚光灯下,持续绽放光彩。
九九重阳,天地仁和;岁月为酿,经典永续。2025郎酒重阳下沙大典已落幕,但赤水河左岸的酒液,正汩汩流淌,向着更远的未来,奔涌而去。而郎酒对“历史经典产业”的探索与实践,也将在时光的沉淀中,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