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画院创作 如何扛起时代旗帜?

0
分享至

画院作为中国美术创作与研究的重要阵地,既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又要以创新的艺术语言回应时代的呼唤。日前,“郑风·河韵”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优秀作品联展在郑州美术馆举办。展览汇聚了全国51家专业画院画家的近500件精品力作,这一展览既是全国画院艺术家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新时代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

值得期待的是,“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也将于年底举办。日前,“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工作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展览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在此过程中,如何完善创新画院体制机制,更好地激发创作活力,培养优秀人才;如何使画院作为学术共同体,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力量等,都成为美术界专家学者探讨的热门话题。

创作:将家国情怀融入艺术

“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全国画院画家展示最新创作的重要平台,迄今已举办八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将举办的“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升级为国家级重要展示平台,旨在全面检阅全国画院创作成果,引领学术方向,发现、培养人才。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介绍,中国国家画院作为承办单位,已组建专家组赴广东、江西、湖北、山东等十余省市开展了深入调研。“展览承载着呈现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大使命。期待艺术家们家国情怀融入艺术生命,创作出能代表国家形象、彰显时代气象的典范之作。”刘万鸣说。

如何才能创作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表示,艺术家要坚定文化自信,从千年丹青中汲取力量,聚焦新时代伟业,确保美术成为弘扬主流价值的号角。“艺术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出画室深入生活,倾听人民心声,描绘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奋斗图景;还要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以深邃洞察引领创作,以精湛技艺承载思想,使作品闪耀思想光芒的同时又具备艺术感染力。”王青云说。

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王志新表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尤其是主题性和重大题材创作,是画院系统的核心工作。“作品应该彰显时代精神才有意义,这就要求艺术家关注现实,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因此,我们既要沿袭传统,鉴效百家,更要突围,独树一帜;既要精炼技法语言,更要保证艺术品质格调,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艺术精品。”王志新说。

中国国家画院版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罗贵荣非常关注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在赴各地调研时,他发现青年艺术家在创作时,画面常常呈现过于紧凑的状态。“倘若艺术家过度关注创作本身,可能会忽略生命中那些可贵而真实的情感体验。艺术家要善于透过艺术创作表达出独特的思维意识和精神内涵。”罗贵荣说。

创新:勇于走出舒适圈

艺术创新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调研中,专家们发现,各地艺术创作很容易出现题材雷同、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展览也呈现出趋同化的态势。

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表示,雷同化现象反映出艺术家创作思维模式化的痼疾。他发现,部分参评作品的形式追求流于表面,艺术家为博眼球刻意制造视觉冲击,削弱甚至破坏了绘画语言在精神表达中的根本性作用。还有些作品仍停留在技术展示层面,缺乏与观者、与自身对话的深度。“年轻创作者要注重从审美定位出发,以内容服务精神表达,让笔墨色彩等形式语言成为情感载体。唯有如此,才能突破技术的桎梏,抵达艺术创作的精神维度。”张江舟说。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林容生在赴陕西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后表示,画院画家不应该把自己的创作目标停留在参加展览上。“艺术家在技法掌握成熟之后往往会落入创作的舒适圈,影响了艺术创新。创新不是一种刻意的追求、不是一个口号,而应该是一种自然的表达,是艺术家潜存于心的基本素质。作为专业画家,要勇于走出舒适圈,不断在创作中融入新的思考、新的感受、新的方法、新的表现。”林容生说。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永亮则认为,艺术创新不是割裂传统的标新立异,而是需要建立在对艺术本质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新时代,我们更需要清醒认知艺术家的历史使命。当作品与时代精神脱节,其存在价值必然衰减。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双重修养:既要锤炼出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审美感知。唯有将这两者熔铸于创作实践,才能构建起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语言。”王永亮说。

人才:立足本土深化探索

出艺术精品的关键在人才。但不可否认,当前还有许多画院在运行机制上依然存在创作资源分配不均衡、激励机制不完善、学术评价体制不精准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市级的公办画院面临着人才断档等重重困难。

如何扬长避短,寻求发展?一些小规模画院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不断推出新举措,值得思考与借鉴。例如,济南画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老带新”传统,鼓励青年画家跨界学习,提升多元业务能力,为艺术创作持续注入新力量;吉林画院、郑州画院等引进青年人才作为外聘画家,充实人才队伍;青岛画院邀请离退休知名艺术家指导青年画家,鼓励在职画家外出进修交流,获取新知识、新观念。

有些画院依托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深入创作与研究,推出了一批兼具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的精品力作。如郑州画院开展对河洛地区汉魏碑刻的系统梳理、围绕双槐树遗址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等推进水墨创新实践、持续创作“黄河飞鸟”系列油画及黄河生态主题作品等,构建具有学术深度的黄河美学表达体系。兰州画院聚焦西部建设、兰州城市文化与黄河风貌,开展大型主题创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西部风格的精品力作等。

王青云表示,画院作为专业创作机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资深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导师制、工作室制等,让青年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学习传统技法,领悟艺术精神;另一方面要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优化薪酬体系、职称评定标准和奖励制度,鼓励艺术家潜心创作,积极回应艺术家的发展诉求,比如加强横向联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联合办展、学术交流、跨区域创作采风等方式,促进艺术家间的交流和学习。

2025年11月2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画院创作 如何扛起时代旗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旅中国 incentive-icons
文旅中国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旗下文化和旅游新闻资讯平台
36927文章数 111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